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三优一满意”)
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焦焕成
1997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上,向全国机关后勤部门发出倡议,开展“创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做人民满意的后勤工作者”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一倡议,赢得了全国机关后勤部门的积极响应,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各级机关后勤部门和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会员单位,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创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机关后勤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机关后勤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徐匡迪市长对上海市后勤部门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给予了肯定,并对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提出了要求。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全市开展的这次达标评比活动,抓得紧,做得实,有实效,整个活动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实实在在地解决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既受到了机关的好评,又赢得了社会的赞誉,还调动了广大机关后勤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积极性,较好地推动了机关后勤部门的两个文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机关后勤管理、保障和服务工作任务的完成。上海市机关后勤部门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中央国家机关后勤部门借鉴和学习。 今年8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保障体制改革,对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不能走回头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管理,努力学习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知识,大胆运用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不断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去年11月5日,朱基总理在接见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机关后勤改革座谈会代表时也指出:“机关事务工作也要深化改革,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体制。”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新时期军队后勤工作的论述和朱基总理对机关后勤工作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机关后勤工作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机关后勤部门要结合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深化改革,努力推进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 一、加快管理创新步伐,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 推进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就是要不断适应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知识、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合理配置和运用机关后勤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来达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活动和全部过程。当前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还比较落后,管理的职能和责任还不够明确,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深化机关后勤改革必须要加快管理创新步伐,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 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管理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但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思想的解放是管理创新的先导,是管理创新的前提。没有思想的解放,就谈不上管理的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环境、条件、内容、性质、对象、目标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思想观念、认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仍然停留在传统计划经济的老路上,按老套路、旧框框来管理后勤工作,必然会越管越难,越管越乱,陷入困境,走进“死胡同”。当前,对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和加快发展来解决。只要我们的思想解放一步,创新就会发展一步;只要我们的观念超越一步,改革就会深化一步。 二是要规范职能,创新管理制度。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必须着眼于管理创新,就是将思维方式和新的科技手段,通过新的组织形式用于机关后勤的管理工作中。如果职能不明,责任不清,既难以实现有效管理,还会造成管理无序。这既是管理粗放的症结,又是管理落后的表现。为此,我们要根据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从规范管理职能着手,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制;要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财政部关于实行部门预算改革、细化财政预算、加强财政监督的要求,创新机关财务、经费、物资、房地产、车辆配备与使用等项管理制度;要根据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要求,创新机关公务员和后勤职工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 三是要运用科技知识,创新管理方法。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步伐迅猛发展。要推进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就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知识,大胆运用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不断提高后勤科学管理水平和后勤经济效益。后勤管理是一门学问,我们应当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和提高,逐步实现后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 推进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就是依照法律、制度和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机关事务工作,保证各项机关后勤工作都有法可依,有序运行;就是将保障机关运转的人、财、物以及保障原则、标准、程序,用系统的法律和制度加以固定,建立以法制为保证的后勤保障机制,使保障经费的预算、分配、支出,保障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以及机关职工的医疗、住房、养老等工作制度化、法律化,确保机关廉洁、勤政、务实、高效运转,保证机关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有序进行。 推进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是由机关行政工作和事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所决定的,是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依法治国方略日益深入,这都要求把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推进后勤保障法制化,作为促进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的主要任务是: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经费预算、分配、支出制度,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制度,机关职工住房、医疗、养老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制为保证的新型后勤保障机制,用法制机制管好人、管好权、管好钱、管好物,切实提高保障经费、物资的使用效率。结合中央国家机关的实际,当前后勤保障法制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是要用法律和制度,规范经费预算、分配和支出管理,加强对经费使用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二是要建立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完善核算机制,加强对使用成本控制;三是要健全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四是要积极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和机关工资统一发放制度,强化支出管理;五是推进机关职工住房、医疗、养老的货币化、社会化。 三、转换服务机制,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核心是按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办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转换服务机制,是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既不是让社会上的服务机构全部承揽政府机关的服务工作,也不是全部取消政府机关的后勤服务单位,而是采取双向发展、双向服务、优势互补的方针,充分利用社会分工协作和市场资源,推动机关后勤服务单位走向社会求发展,同时,也积极引进社会力量为机关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逐步实现服务对象和范围的社会化、服务质量和价格的市场化、服务内容和项目的专业化。 结合中央国家机关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要围绕转换服务机制,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重点是要确定后勤服务项目、质量标准和收费标准,确定经费的预算方法、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 二是探索推动后勤服务联合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鼓励和引导机关后勤服务单位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改组、联营、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探索多种形式和方式的后勤服务联合,逐步建立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机关后勤服务体系。 三是深化机关职工住房制度改革。中央国家机关将全面实行职工住房分配货币化,逐步实行职工购房市场化。在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建立后,机关职工住房将由各部门、各单位各自分散投资、建设、配售、管理的体制,转变为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统一配售、统一管理,以解决由于福利分配所造成的分配不公和苦乐不均的问题,避免造成新的分配不公问题。 四是推行机关后勤服务项目的政府采购制度。推行机关后勤服务项目的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促进后勤服务机制转换,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机关应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采购适合向社会开放的各项后勤服务。 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机关公车制度改革主要是改变福利制和配给制,实现交通费用分配的货币化、工资化和公车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目前主要是通过试点摸索经验。 (本文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会长焦焕成在2000年9月25日上海市后勤部门“三优一满意”达标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0年 第11期 《中国机关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