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统一的后勤方略(后勤文苑)
隋朝统一的后勤方略
过少雯
中国历史上唯一与秦朝相似的王朝是隋。作为重新统一天下,继往开来的皇帝,隋文帝杨坚显示出丝毫不逊于秦始皇嬴政的英雄本色。其攻灭陈朝,统一天下的后勤方略尤其令人赞叹不已。当时的中国自两晋南北朝以来,已陷入长达300年的战乱与分裂。公元580年,时为北周大臣的杨坚利用皇帝年幼,入宫辅政之机,废周而自立,建立隋朝。这时,除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外,长江以南还存在一个与其对立的陈朝政权。在这种情况下,立志统一的隋文帝杨坚审时度势,制定了正确的后勤方略,在八年后勤准备的基础上,出兵不到4个月,即击灭陈朝,统一南北,在中国战争史和后勤保障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一)杨坚立国后,即定下结束南北分立,实现全国统一的战略目标。为此,他多次与臣下讨论灭陈方略。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以增强战争的物质基础。——实行均田制,促进经济的发展。杨坚称帝的当年,即颁布新令,推行均田制,规定:一夫受露田80亩,妇女40亩,另有桑田或麻田20亩。这样,一夫一妻之农家,可免费从国家得到140亩土地,满足了耕种需要。同时,国家把大量荒地分给农民,也扩大了国家耕种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公元583年,杨坚下诏,实行轻徭薄赋的利民政策:成丁年龄由18岁提高到21岁,每年服徭役期限由一个月减为20天。调绢由1匹(4丈)减为半匹(2丈)。从而一改西魏以来“日制征税法颇重”的弊端,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公元582年,杨坚下令开渠,引杜阳水(今陕西漆水河)灌溉三畸原。2年后又下令开凿广通渠,引渭水至潼关。上述两项水利工程,方便了农田灌溉,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隋王朝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从而壮大了统一战争的物质基础。到8年后的灭陈战争时,国内垦荒面积已达1940多万顷,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仅洛口、回洛两仓储存的粮食即达2424万石。(二)在发展经济,壮大战争物质基础的同时,隋王朝还进行了灭陈战争的一系列后勤准备。——开凿运河,沟通运输。公元584年,杨坚下令整修广通渠,使之形成300里运河。在获灌溉之利的同时,也兼漕运功能,成为沟通关中与中原联系的战略纽带。公元587年,为保障灭陈作战,杨坚又征发大批民工“开山阳渎,以通漕运”。该运河全长300余里,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引淮水,流经射阳湖,南至江都(今扬州),入长江。该运河的开通,不仅便利了江、淮地区的运输,也成为灭陈战争的战略运输线。——建置仓储,屯集军粮。公元583年,杨坚下令,在黄河流域的卫州、洛州、陕州、华州等地兴建屯集军粮的黎阳仓、河阳仓、平仓和广通仓。并下令周围13州,向上述4大官仓运储粮食,以备军用。2年后,杨坚鉴于民间存粮过多,浪费较大,下令百姓“劝课当社,共立义仓”。即在收获季节,各家依其贫富和谷物收获情况,自愿交纳一石以下的粮食,存入义仓之内,待需用时支取。官仓和义仓的建立,解决了粮食储备与转运问题,有利于备战备荒,也为统一战争提供了直接粮源。——大力发展舰船等水战装备,保障统一战争的需要。从580年起,鉴于江南水多,利于水战的特点,杨坚令大将杨素、李衍、元寿等人分别于长江上、下游和淮水流域,监造战船,训练水军。公元587年,杨素又奉命于永安“造大舰”,先后造出20余种大型舰船,最大的“五牙”型号舰可载士卒800人;另一种“黄龙”舰可置兵100人。战争发起后,杨素所率船队中,仅“黄龙”舰就有数千艘,形成“舟舻被江,旌甲曜日”的壮观声势,陈军望风而遁。(三)在壮大战争物质基础,进行充分后勤准备的同时,一贯重视谋略的杨坚召集臣下反复商讨平陈方略。据《隋书》记载,从杨坚称帝到攻陈前的8年中,杨坚就平陈征询过的人或主动献策的,达11人之多。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平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谋略。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隋王朝形成了完整而周密的灭陈方略:先虚后实,先疲后打,破坏敌后方,趁其因敝懈怠时,一举渡江,上下游呼应,攻灭陈朝。根据这一方略,战前,隋王朝采取了以下对策。——破坏陈朝的粮食生产活动。公元582年,杨坚根据尚书左仆射高颖的建议,每逢江南粮食收获和播种季节,即调集一部分兵力,大张旗鼓,摆出要渡江进攻的架式,迫使陈朝紧急调兵防御,以延误其农时,破坏其粮食生产。待陈大军齐集,季节已过,隋也解甲收兵。这样,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既破坏了陈的粮食生产,又麻痹了陈军。“因年年如此,陈习以为常,后索性不惊不备”。——破坏陈军后方物资储备。针对“江南土薄,舍多竹茅,所有储积均非地窖”的情况,隋经常派人潜入江南,“因风纵火”,烧毁和破坏陈军的后方物资储备。“待彼修立,复更烧之”。这样,几年下来,使陈朝损失惨重,破坏了其后方物资储备。尤其战争爆发前,隋遣大都督张大渊、来护儿等率众多次潜入陈境后方,大肆破坏其物资储备,扰乱其人心,收到了使“陈人益敝”的效果。——破坏陈朝战备运输力量。针对江南缺马的情况,杨坚令吴州总管贺若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即把江北的老马大批地卖到江南,给陈的骑兵和运输辎重部队以隐秘地破坏,使其难以正常履行驮载和运输任务;对买回的陈船将好的藏起,坏的陈之江上,制造隋缺船的假相,使陈对隋的过江放松警惕。——破坏陈军的防御部署。公元586年,杨坚采用虢州刺史崔仲方的建议,一方面在长江上游“多张形势”,公开大造战船,并将大量造船废木料投其江内,让其顺流漂下;另一方面在下游“密营渡江事宜”。陈后主果然上当,误认为隋将在上游发动进攻,便派重兵西上,以阻遏隋军顺长江而下,从而转移了他对下游隋军备战活动的注意力,破坏了陈军的防御部署。以上各种破坏陈军后勤和防御部署的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几年下来,搞得陈朝上下疲惫不堪,达到了“先胜而后战”的目的。(四)公元588年,经过八年准备,杨坚正式发动了灭陈之战。战前,他发布檄文,列举陈后主二十大罪状,向江南散发30万份,制造舆论,争取人心。十一月,他亲到定城(今陕西潼关)誓师,宣告攻陈。十二月,各路隋军分别集结于长江北岸的各进攻出发地,开始渡江。整个隋军渡江正面“东接沧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浩大的渡江作战。面对隋军的进攻,长期麻痹的陈朝统治集团毫无警觉,照样饮酒赋诗,纸醉金迷。为了元庆(春节)之会,陈后主还令镇守江州、南徐州的两个儿子率舰船回都城建康,致使江防更加薄弱。隋贺若弼军自广陵渡江后,陈军竞未察觉。隋韩擒虎军渡江袭击采石,守备的陈军都酩酊大醉,卧床不醒,以致不战而克。公元589年(开皇九年)正月初一,隋军相继占领京口、采石、姑熟等要地,形成了对陈都建康的包围。这时,陈朝君臣才清醒过来,大家手忙脚乱,啼哭不止。虽有甲士10万,却不知如何应付。直到正月二十日,陈后主才把早已丧失战斗意志的陈军于建康城南布成长达20里的一字长蛇阵,企图抵挡,结果被隋军一举击溃。陈将任忠向隋军投降,并引隋军直入朱雀门,攻陷建康城,俘虏了匿于枯井中的陈后主。随之,隋军东下三吴,南取岭南,先后击败了残存陈军的反抗。至此,在出兵不到4个月里,陈朝所属“州三十、郡一百、县四百”尽归于隋,隋灭陈之战结束。中国社会继秦汉一统后,进入隋唐一统的第二次稳定发展时期。362000年 第12期 《中国机关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