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纲要》 与时俱进
学习《纲要》 与时俱进
●郭 济
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组织编写,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焦焕成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邓小平后勤思想学习纲要》正式和我们见面了。这是国管局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喜事,是全国后勤战线广大职工久盼的心愿,也是全国后勤战线同志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后勤思想的成果。我衷心地表示祝贺!
《邓小平后勤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集中了邓小平同志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不同历史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后勤工作的重要论述,概括了邓小平后勤思想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形成经过和时代背景,阐明了邓小平后勤思想与毛泽东同志关于后勤论述的关系、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论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后勤思想的运用和新发展,联系实际总结了后勤战线在邓小平后勤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成就,是一本全面系统论述邓小平后勤思想的权威性理论读物。
《纲要》体现了国管局党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十五大精神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反映了全国后勤部门干部职工多年来学习邓小平理论、研究和探索邓小平后勤思想的可喜成果,内容翔实,观点明确,架构清晰,文字简炼,通俗易懂,具有理论性、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是学习邓小平后勤思想很好的辅导材料。学习《纲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全面、准确、深刻理解邓小平后勤思想,对深化后勤改革、发展后勤事业、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对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实践“三个代表”要求、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对正确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改革、开放、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国内形势,对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把学习《纲要》当作一项重要任务,认真研读,将会把后勤战线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更好地发挥邓小平后勤思想对新世纪后勤实践的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推动后勤战线开创新局面,激励后勤职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学习《纲要》重在应用。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央领导同志在《纲要》的序言和前言中作了重要指示,是学好《纲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遵行。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行政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加入WTO后发生的变化,政府管理方式和职能的转变,政府行为的规范,以及社会服务化程度的提高,后勤工作必须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时代的要求,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需要。“时”是前提,是时代、时势,就是时代和实践;“进”是目的,是对主体的要求。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法应随之前进。结合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五三一”讲话精神,学习《纲要》,需要从提高管理水平、转变经营观念、加快人才培养三个方面与时俱进。
一、提高管理水平,适应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的要求。我国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和挑战最直接的是政府,要求改变政府的管理理念、体制和方式,实现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应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朱总理提出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精简行政机构,合理划分部门职能,使决策、执行、监督分开,使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机关事务工作管理是一项重要职能,按照行政体制改革的上述要求,学习邓小平理论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会更多地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政策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由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管理为主。顺应改革的变化,应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正确政策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把调查研究当作重要任务,注重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实行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实现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目标。
二、转变经营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后勤服务产业,都要向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发展,参与市场竞争。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入世后必须遵守国际规则,要求参与竞争的经济主体处于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受严格法律保护的环境之下,过去由主管部门给予的优惠、政策扶持和用行政手段保护的做法将逐步失去,会与社会其它同类行业处于同等线上竞争,要求我们的观念、方式、行为与之相适应。后勤服务产业的现状与我国加入WTO后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主要是在体制、机制、经营观念、服务标准和特色方面,其突出表现是,观念转变滞后,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尚未真正形成,管理方法比较粗放,成本高效益低,竞争不公平,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不够合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增强发展的紧迫感、生存的危机感,转变观念,消除依靠思想,转换机制,转变经营方式,提高创新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以求立足市场,发展自己。
三、加快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适应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已向我们走来,对我们来说是挑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人才、人的素质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在当代世界的作用和地位大大上升。实现新世纪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使命,造就高素质的四化建设人才,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十分重视和关心队伍建设,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讲:“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人。”还说:“光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就必须把提高队伍素质摆在重要位置。邓小平同志不仅指出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性,还明确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干部队伍和怎样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他说:“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素质,首先要加强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在新形势下政府的管理能力已成为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政府管理能力与公务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务员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必须懂得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WTO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成为高素质复合型能驾驭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人才。近几年来,各单位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干部学习,取得很大成效,提高了干部的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现代管理水平,增强了队伍的整体实力,但应对入世挑战尚有相当差距。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为标准,努力学习,真正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知识、WTO知识;提高外语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专业化行政管理能力,领导干部还应提高组织、协调、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在提高队伍素质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好人才的作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形势下政府工作的需要,政府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开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的需要。
我们要以《纲要》学习为契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后勤思想,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作者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国管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