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件国礼 实现安居梦(专题报道)
两万件国礼 实现安居梦
本刊记者 孙援朝
《烧瓷天鹅》 范晓渊/摄
2002年年底,2万件国家珍贵礼品搬进新家。当我们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1号院,迎上前来的国际友谊博物馆馆长罗伯健指着一座浅蓝色三层建筑对记者说:“这就是我们馆的礼品保藏库,国家两万件珍贵礼品终于有安身之处,圆了安居梦!国家珍贵礼品保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得益于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曾令人担忧的国礼保藏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外交事务日益增多,我国与各国元首、政府领导人之间相互访问和互赠礼品日益增多。这些外交礼品(亦称国礼)是国家之间友好交往的重要象征,是我国独立外交活动重要成果的历史见证。
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并向毛泽东主席赠送了“烧瓷天鹅”。这件作品是美国硬瓷烧制大师爱德华·马歇尔·波姆的杰作,一件留在美国,一件随尼克松总统来到中国,现已成绝品。1982年和1984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两次来华,她先后送给邓小平同志一个银烟盒和一个银铭文圆盘,圆盘上的铭文译为:1984年12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赴京签署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时赠邓小平先生。1993年8月突尼斯总统本·阿里赠送江泽民主席银橄榄树,充分显示了北非传统银制品的精湛工艺,表达了广大第三世界与中国的传统友谊。一件件国礼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特殊纪念意义。从50年代开始,这些珍贵的国礼曾由有关部门管理。
随着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1981年1月30日,经中央宣传部批准,国内唯一一座专门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宣传国礼的专题博物馆———国际友谊博物馆正式成立。20多年来,博物馆收藏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件礼品,在全国各地举办了近百场展出,党和国家许多领导同志和数百万群众参观过展览。国礼展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工作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日益重要的地位,是生动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然而,20多年来博物馆“三易馆址”,特别是藏品库面积只有900多平方米,设备简陋、防火、防霉、防尘条件差,直接影响着国家级珍宝的安全。全馆上上下下对此十分焦虑,并受到社会新闻媒体的关注。
一篇报道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1年10月,国内一份刊物刊登了一篇报道,报道描述了当时的国礼保存状况:“国际友谊博物馆属国家级博物馆,位于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的柏林寺藏经楼内,楼上办公、楼下库房”“因库房面积太小、设备太差、两万多件文物无法进行分类保存,只能混放在一起,导致大部分国礼正在迅速老化。另外,藏经楼为砖木结构建筑且年代久远,楼上人走动,楼下就掉灰尘,楼上湿一点水,也会殃及楼下文物。更危险的是,砖木结构建筑无法排除火患威胁,一旦遭受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为两万件国礼找一个安身之所,这几乎成国际友谊博物馆历届馆长的一块心病。”
这篇报道摆到了国务院总理的办公桌上。2001年10月30日,朱基总理批示由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和部门调查处理,这充分体现了国务院领导对国家文物的关注,也使两万件国礼如何解决安身问题看到了希望。
2001年11月5日,国务院秘书局起草的一份关于实地考察国际友谊博物馆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时传到国家计委、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国管局。半个月后,由国务院副秘书长高强组织的实地调查工作结束,一份关于解决馆藏礼品库房的报告送到国务院,报告意见是:从撤消的国家机关办公用房中调剂,经适当改造后,作为周转库房,确保现有馆藏礼品的安全。由国管局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提出具体方案,要求在2001年12月20日前报批。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当即批示,要抓紧落实。
365天拿下国礼库房改造工程
这一任务历史性地赋予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焦焕成随即批示由有关领导负责,房地产管理司承办。时间已是2001年的12月6日。
13天完成国际友谊博物馆馆藏周转库的具体方案谈何容易。一是确定选址。为了满足国礼库址需在北京二环以内、交通便利、面积较大、环境安全的要求,国管局先后选择推荐了三处房址。此后,国管局有关领导带房地产管理司的工作人员,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及国际友谊博物馆的负责同志现场办公,最终选中原化工部办公区内的礼堂作为库址。二是提出工程改造方案。这个礼堂原为二层结构,要改造为三层。不仅要在结构上处理,还要改造建筑、电器和增加空调、安防、消防系统,涉及面广,比较复杂。三是编制投资预算。根据要求,从大到加固工程,小到门磁开关,120多项必须一一列清。四是专家论证。建设博物馆藏品库房,需要各方面的专业力量的支持,为此,房地产管理司与国际友谊博物馆的同志召开多次会议,听取了专家的意见。随后,他们不分昼夜,连续工作,于2001年12月19日将一份17页的请示如期报送国务院,不日国管局便得到同意的批复,这份考虑周密的请示还得到国办秘书局的好评。
现场指导,加强监督,保证工期,确保质量。这项工程牵动着国务院领导、国管局和国家文物局负责同志的心,施工期间国务院副秘书长高强2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国管局副局长寻寰中先后4次在现场解决问题,在施工的每个关键阶段都有房地产管理司和国际友谊博物馆的同志及设计监理机构的人员在现场监督。这项库房改造工程规模为3480平方米,涉及房屋主体结构的加固改造和恒温恒湿空调、消防、安防、网络等系统的安装等,技术比较复杂,在一个四周20米内都有建筑的环境中展开,正值雨季,加大了施工难度。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严格工序和质量管理。他们采取24小时分班作业、解决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作业的矛盾,他们还实行人工运输设备,场外加工材料分批进入现场,克服了场地窄小的困难,确保了工期进度。180天后,2002年10月18日,一座崭新的、具有现代化保藏水平的库房建成并交付使用。
两万件国礼实现安居梦
罗馆长说,现在的国礼保藏环境与过去的条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达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藏水平,在国内也是少有的。保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设施条件达到保藏要求。原建筑是礼堂兼食堂。改造后所有屋面进行保温和一级防水处理,屋内设施做防静电装修,门窗全部换为铝合金、外窗加装防盗防护栅栏,文物库房进出口加装防盗栅栏门及甲级防火门。新增设了液压式电梯,能保证平稳运输文物。电力线路全部改造,供电等级为一级负荷,重要负荷双回路供电。库房内采用无紫外的高效光源,配有局域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改造后的库房达到博物馆建设的设计要求。
二是加固后的库房可抗8级地震。由于库房内加了一层,结构自重增加,施工单位对地基基础作了加固处理,各层的边柱采取了增大断面进行加固,原结构的墙面全部用钢筋网及水泥砂浆进行加固,以增强库房整体性。据专家讲,就是遇有8级地震库房也会安然无恙。
三是保藏面积增大近4倍,添置了保管专用设备。馆藏库房由过去仅900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在有3400多平方米。同时,新增设了固定式和移动式保藏专用箱柜,两万件国礼分类保管住进了“单间”,彻底解决了过去文物存放拥挤,重叠放置,影响长期保藏的问题。
四是新增设了先进的防火设备。全库内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12个保护区内设置探测器,当出现火情时,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可立即启动,迅速喷射洁净气体实现灭火,达到既灭火和也不使礼品受湿而影响其保存的双重作用。
五是存放有机物的库房增设了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两台恒温恒湿机24小时工作,保证库房内温度控制在20度,相对湿度控制在50%。由于有了恒温恒湿系统,库房内“四季如春”,国礼保藏防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是增加了专用安防设备。有入侵报警系统、声音复核系统、电视监控系统、读卡控制系统、对讲系统、紧急报警系统、数字录像系统,在总监控室可以对出入口和各个库室进行全面观察。整个库房内的安全防范技术比较周全,达到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防范技术要求。
国际友谊博物馆办公室宋佑隆主任十分激动地告诉记者,懂点工程建设知识的人都清楚,一项几千平方米的工程,从申报到立项,从方案到设计,从图纸到实施,从开工到完成仅仅用了365天,很不容易。国礼库房的建设体现了中央国家机关廉洁高效的作风、团结协作的作风、真抓实干的作风。范晓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