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后勤改革发展后勤事业(本刊特稿)
深化后勤改革发展后勤事业
●焦焕成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党中央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要部署,是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机关后勤部门当前面临的首要政治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机关后勤工作。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机关后勤发展观念
发展是硬道理,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始终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首要问题。新一届中央政府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通过总结防治非典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从而保持了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机关后勤现实矛盾和困难的关键。当前,面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政府机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不断深化的新情况,面对机关工作对后勤保障不断增长的新需求,面对职工物质文化需求的多样化,机关后勤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矛盾和压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重大命题,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第一要务抓紧、抓实、抓好,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后勤发展新路子。
第一,要树立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是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同样,我们机关后勤领域服务水平的提高、保障能力的增强、经济实力的壮大,也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机关后勤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才能不断推进机关后勤事业的发展。
第二,要树立挖掘内涵、讲求效益的发展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各级政府对机关后勤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政事业性资产,极大改善了后勤服务的保障条件。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资产闲置、重复投资、浪费比较严重的现象。从现实情况看,有的后勤单位由于只注重外延式、扩张式发展,其结果是投入越多,包袱越重,浪费越严重。因此,只有走内涵式、效益型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科学管理,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潜力,提高资产的运行质量和使用效益,才能推动机关后勤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要树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虽然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仍然很大,城乡建设需要投入的方面还很多。机关后勤部门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发展观念,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我们的国情,坚持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两个务必”,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勤俭节约作为后勤工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要坚持一切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使机关后勤事业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当地其它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协调,防止盲目攀比,贪大求全,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超越当地财政能力。
第四,要树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发展观念。机关后勤工作与政府各项工作密切相关,与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机关后勤部门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机关后勤改革既要与当地经济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社会配套改革相协调,又要与保证政府机关各项工作有序运转相适应,与广大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推动后勤事业稳步、协调和健康发展。
二、把握机遇,突出重点,继续深化后勤改革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推进机关后勤事业发展,必须继续深化机关后勤改革。当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其它各项改革,这将给机关后勤部门带来机遇和挑战。机关后勤部门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善于发现和紧紧把握发展的机遇,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重点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动后勤事业的发展。
第一,要以转换机制为重点,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后勤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后勤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后勤工作规律的服务运行机制。一是要加快建立社会化的保障机制。一方面要“走出去”,推动现有后勤服务单位走出封闭式、自我服务的圈子,抓住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壮大自我发展的实力;另一方面要“请进来”,开放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引进社会先进的服务力量和管理方式,为机关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是随着办公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推进,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引进社会服务力量。二是要建立市场化的竞争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真正建立有偿服务的结算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后勤服务单位都要树立市场意识,加强成本核算,建立与机关的结算关系。要根据部门预算的要求,理顺经费来源渠道,合理确定后勤服务项目经费预算标准。要制定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社会服务。三是要建立专业化的服务机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分工协作,挖掘现有后勤资源,推进后勤资源市场化、产业化经营,实现后勤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要积极借鉴联合经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实现产业升级;推进品牌战略,打造服务品牌,以“优、新、特、专”的服务产品,占领服务市场,推进后勤服务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第二,要以提高资金效益为重点,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试点以来,机关后勤部门大多设置或代管了政府采购机构,组织实施政府采购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政府采购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要求,机关后勤部门要协同财政等监督管理部门,做好政府采购管理监督机构与执行实施机构分设的有关工作,健全新型的政府采购体制;要理顺与财政、审计、监察等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健全分工合理、协调统一、相互制衡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对集中采购机构的绩效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防止政府集中采购中的暗箱操作。集中采购机构要抓紧完善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操作规程、信息发布、资金给付、合同管理、质疑投诉等配套制度办法,规范组织实施政府采购的行为;要加强对采购价格、资金效果、服务质量、信誉状况等事项的有效监管,尊重和保护法律赋予供应商的平等参与权和质疑、投诉等权益,为供应商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和环境;要利用推行电子政务的契机,积极探索网上采购的方式方法,改进采购手段。
第三,要以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为重点,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党政机关的职务消费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职务消费制度改革,与机关后勤改革密切相关。机关后勤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用改革的办法解决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机关后勤部门对规范职务消费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要以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为重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接待、公务用车、通讯费用制度改革。一是推进公务接待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途径,逐步实现公务用车和职工班车消费的货币化。三是推进通讯费用制度改革,解决通讯费用增长过快的问题。职务消费制度改革涉及面较广,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要尊重客观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进行探索,着重制度创新,调整和改革职务消费的政策和规定,推进职务消费的公正化、公开化、货币化。
第四,要以住房分配货币化为重点,完善住房新体制。要坚持住房分配货币化、供应市场化的方向,完善住房新体制,健全住房供应、流通、金融等制度,使广大干部职工买得起、租得到适应自身消费能力的住房。由于各地区情况差异较大,住房制度改革的任务和重点也各有不同,进展也不太一样。从中央国家机关来说,当前要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合理确定机关各类人员的住房货币化分配标准,以增强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二是开放二级市场,规范已购公房上市交易,加强交易监管,规范交易行为,提供便利服务。三是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周转住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四是加强住房资金管理,发挥住房资金支持房改的政策性作用。
三、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推进科学管理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做好新一届政府工作必须遵循“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三项基本准则。这对推进机关后勤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管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推动后勤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积极探索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
第一,要规范管理职能,健全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后勤管理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后勤管理职能主要侧重于提供服务保障,而现代意义上的后勤管理职能主要侧重于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以实现后勤资源的有效配置。要根据所承担的任务,科学配置管理职能,实现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法定化。要改革管理模式,从单纯依靠行政指令实施管理,转变为主要依靠法规制度实施管理;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转变为只当“裁判员”;从管理“失范”走向管理“规范”。真正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管到位,解决管理的“缺位”和“失位”问题;切实把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解决管理的“越位”和“错位”问题。机关后勤管理就是要管好政府资产,监管服务质量,保证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因此,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着重加强后勤规划管理、资产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管理、物业管理。该集中统一管理的就应实行统一管理,该分类、分层次管理的就应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比如,机关办公用房、重大工程项目的管理,就应该通过建立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许多省市在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应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以完善。
第二,要引进市场机制,改进管理方式。要坚持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后勤资源的基础作用,凡是能用市场机制管好的事情,就由市场机制来管;凡是能用公正、规范的社会中介组织解决的问题,就由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对市场机制和中介组织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要避免单纯依赖行政手段,而要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解决。一是要解决机关后勤的“管办分离”问题。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变“一家一户办后勤”、“家家户户办后勤”的状况,实现机关后勤“管办分离”。所谓“管后勤”,就是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后勤工作的自身规律,加强对政府资产、经费预算、机关消费需求的管理,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所谓“办后勤”,就应该解决由机关自行办后勤的问题,除了涉及保密、安全等服务项目外,其他的都应向社会开放,积极引进社会力量承担后勤服务。比如,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办公设施设备的应用,就可以采取引进社会力量服务的方式,以防止造成重复建设和新的浪费。二是要加强政府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资产统一管理,并不是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购统分模式,更不是行政权力下的垄断经营方式,而是要运用市场机制来加强科学管理,使后勤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加强政府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就是要加强对办公用房、土地等政府资产的产权、产籍以及购置、分配、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产的使用效益。目前,对政府资产的管理还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办法,需要机关后勤部门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积极探索。2002年4月,南宁市政府成立了统一监管和运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公司,这是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方式的大胆探索。三是要积极推行物业管理。我国的第一部《物业管理条例》已于9月1日实施,这必将对机关后勤产生现实而深远的影响。机关后勤部门要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组织实施。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进行试点,推进物业、供热货币化改革,为全面推进机关办公区和住宅区实施物业管理创造条件;其次,要以开放机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市场为契机,加快后勤物业单位企业化改制的步伐,稳步推动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加快建立机关住宅小区业主自治机制;再次,要处理好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的关系,努力创造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协调发展。物业管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机关后勤现有的服务队伍,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具有进军物业管理市场的优势。机关后勤服务单位要加快改组、改制步伐,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机关后勤的改革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