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本刊特稿)
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郭 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也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百姓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为中心,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公共服务为特点的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立足发展、创新进取、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依法诚信、勤政为民、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准则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提高办事效率,突破口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求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否成功,是衡量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成效的关键。政府应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原则、职权法定原则、简政放权原则,把应由企业决策的事情交给企业,能够通过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只保留少量的、必须由政府实施的、真正属于“公共物品”范畴的行政许可由政府实施。对那些必须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应界定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强化监督约束,使行政审批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实现政府运行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政府的管理理念上,应由以往依靠权力管制向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服务型管理转变,由“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切实履行加强公共管理、完善公共服务的职能。要从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入手,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把权力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把政府的公共服务置于社会和老百姓的监督之下。在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中,加强政务公开,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要充分发挥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的咨询活动,增强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尤其是涉及到关系社会事务的公共权力。当前重要任务是制定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政法规,修改或废止不相适应的法规;严格行政责任制,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教育和监督,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消除执法腐败现象。从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能出发,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制度保证服务型政府的健康发展。
强化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城乡差距、社会弱势群体保障、消除腐败等问题,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完善和强化长效机制,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和团结鼓劲的舆论环境,使政府成为营造环境的主体,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体,人民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以形成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及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扩大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灵活、有效的社会危机管理机制。当前,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从危机预警、各类预案的准备,到危机处理的统一、协调指挥机制建设,都应当作为政府的重要公共职能,加快完善。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关键是要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只有推动政府及时转变以GDP为中心的经济管理模式,通过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规政策环境和有序竞争的秩序,加大公共管理力度,保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充分供给,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要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和整个社会经济活力与效率。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适应管理创新,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适应政府管理创新要求,建立高效率的行政体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的途径是建设学习型机关,在健康向上的、先进的机关文化氛围中,培养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提高公务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本领,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培养公务员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服务理念,树立“服务就是公务员的天职”、“管理就是服务”等理念,积极为企业、社会和群众服务。要完善机制,促使各级公务员勤政廉洁,提高行政效能;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树立良好政风。要在公务员队伍中形成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大胆探索、积极进取的良好风尚,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活动,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广大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还要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增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成为高知识、高技能、高层次的国家管理人才。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做好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推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