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建设廉洁务实高效政府机关要求发挥机关事务工作在建设节约型机关中的作用
●焦焕成
东北、华北八省区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召开这次联席会议,总结交流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的经验,研讨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公务接待、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路,很有必要。
一、近年来机关事务工作的有关情况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建设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机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努力推进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和服务社会化,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以房地产为主体的资产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中央国家机关以强化房地资产产权的集中管理为重点,初步建立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合理调配、专业化服务的办公用房管理体制和统一归口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开展了中央单位办公用房和土地的普查、权属登记、调查统计等工作,通过新建、改扩建、维修和调剂办公用房,推进资产的均衡配置,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益,改善了各部门的办公条件。从地方上的情况来看,各级政府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促进了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组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完善采购目录,规范采购行为,创新采购方式,提高采购效率,克服了资产购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采购规模逐年扩大,采购成本不断降低。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政府集中采购规模达85.5亿元,节约资金19.3亿元,资金节约率18.4%。
(二)后勤服务社会化稳步推进。通过不断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机关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各级机关向社会开放后勤服务市场,通过引进办公区保洁、庭院绿化、餐饮服务、网络维护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企业,提高了机关后勤服务质量,降低了保障成本。机关所属的后勤服务单位,规范自身管理,在为机关提供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促进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十五”期间,中央国家机关有60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后勤服务单位改革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100多个服务经营单位改制为股份制企业,46%的单位开展了对外服务。一些地区改革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整合服务资源,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在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基本完成存量公有住房出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调整住房补贴标准,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购房能力。采取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周转房、实施危旧房改造、以旧房换购新房的联动销售等方式,拓宽了住房供应渠道,增加了住房供给。积极推进物业管理体制和供热体制改革,加强职工集中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改善了职工的生活环境。“十五”期间,中央国家机关有2125万平方米小区实行了专业化物业管理,4.51万平方米住宅进行了供暖分户计量改造。各地区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改善机关干部职工居住条件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东北、华北地区在推进供暖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政府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初见成效。中央国家机关积极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新建、改造项目进行节能综合评审,优化节能设计方案,对锅炉采暖系统进行节能诊断,积极推行节能产品政府集中采购,取得了初步成效。各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节能诊断、完善定额标准、强化日常管理、建立考评体系、引进节能技术和产品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五)机关事务工作交流日益密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机关事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多。通过召开邻近地区机关事务工作联席会议和相关城市之间的专题研讨会议,组织考察活动,交流工作经验,研究探讨问题,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机关事务工作在建设节约型机关中的作用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铺张浪费问题,降低行政成本,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一)抓好规范公务接待工作。华建敏国务委员在去年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上的话讲中指出,“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国管局会同财政部印发了《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财政部也印发了有关差旅费管理和出差、会议定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会议、出差、培训管理,各省区市积极推进公务接待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务接待相关制度和标准,加强公务接待经费管理,规范接待服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国管局要抓好中央国家机关公务接待工作,制定差旅费、会议费管理等补充规定,进一步明确有关标准和要求;制定北京地区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饭店管理办法,加强北京地区定点饭店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各省区市规范公务接待工作情况的调查了解,研究制定有关补充规定。各省区市机关事务部门要会同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把《规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一要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后勤体制改革的深化,积极探索公务接待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接待管理部门与有关职能部门在公务接待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规范的接待服务工作流程,构建分工协作、运转高效的公务接待工作机制。二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出差、会议、食宿、用车等标准,特别是要严格执行财政制度,促使公务接待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防止超标准、超规格接待。三要改进接待方式,体现地方特色,防止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四要总结公务接待工作经验,探索统筹利用党政机关内部宾馆招待所资源,积极推进公务接待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为政务活动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
(三)切实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要在对公务用车进行清查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一要进一步加强车辆编制管理,严格执行车辆配备标准,加大超编超标车辆收缴力度,进一步压缩车辆使用规模。二要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实行公务用车统一车牌号段、统一标识,方便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遏止公车私用。实行车辆运行维护经费的定额管理,推行公务用车单车费用核算制度,降低公务用车经费支出。三要适当降低公务用车配备技术标准和价格标准,积极推进配备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和小排量汽车。四要及时总结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试点单位的经验,积极稳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逐步实现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和货币化。
(四)深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活动。
三、努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今年下半年,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迈入一个新的重要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管理能力,[JP2]积极推进法制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管理、保障、服务等各项工作,为政府机关的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一)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温家宝总理对机关事务工作作过高度概括,就是“管理、保障、服务”。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处理好管理、保障与服务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作为机关事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发挥管理手段的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机关事务部门要想政府机关各部门之所想,急各部门之所急,主动了解各部门的需求,通过对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对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为政府机关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提供有力保障和优质服务。
(二)切实增强管理能力。机关事务工作为政府部门服务,主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如何设置管理机构,机关事务工作到底管什么、怎么管,仍然是新形势下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要研究机关事务管理体制问题。我们要深入分析,认真总结,提出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以适应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其次,要明确机关事务管理职能,抓住管理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办公用房、土地、公务用车为主体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集中采购,公务接待管理,政府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公务员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后勤服务经营单位管理等等,还是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把这些方面的工作管住管好,充分发挥为政府机关各部门提供保障的作用。第三,要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要增强成本效益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实行量化管理,健全绩效评估机制,严格控制管理成本,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办成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管理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进机关事务法制化建设。我们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用严格的制度加强和改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树立法治理念,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标准程序,推进机关事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一要推进机关事务立法。国务院已将制定《机关事务条例》列入2007年立法计划。国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改革实践,借鉴国外机关事务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完成起草工作。二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抓紧出台规范公务接待工作、促进能源资源节约的具体实施办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房地产管理、公务用车管理、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资产配置、服务保障的量化评价标准,健全工作流程,逐步实现机关事务工作权责明确、标准统一、程序规范。三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前不久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振奋精神,积极进取,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机关事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本文是焦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