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 的 故 事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08-09-22 14:2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读 书 的 故 事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蓦然回首,已过不惑之年,参加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14岁的女儿已在初二年级读书。每当孩子怕苦畏难、不肯读书时,我总要苦口婆心地跟她讲解读书的好处,希望她能珍惜时光好好学习。但也常常因此而回想起自己读书时代的一些难以忘怀的往事,切身体会到读书时代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
    40年前,伴随着十年“文革”的开始,我来到了这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人间社会。幼年时代的往事朦胧而遥远,上学以后的事情却时时浮现于眼前。当我到了入学的年龄,当地学校的老师们上门动员入学时,没念过几天书的爷爷和曾经当过教师的父亲,对我的读书上学似乎并不很热心,因为当时的他们认为:念书不念书,都是“扶梨梢”(耕田)的命,反正上不了大学,好歹念几年睁睁眼,能认得钱记个账就行了。因为在那个“以阶级成份划分安排一切”的时代,像我们这样的“成份比较高”的家庭是没有机会被推荐上大学的。就这样,由于家庭对我的读书并没有寄予什么厚望,也就没有什么压力。而当时我的兴趣全部集中在学习画画上,竟然无师自通地把孙悟空、猪八戒、人头像之类的画了整整一大本,梦想将来能当个画家。有一次在课堂上画火车入了迷,居然学着火车鸣叫的声音喊叫起来,当即被老师带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顿。再加上当时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去割草、拾粪,或是帮助生产队里劳动,因此我的成绩在整个小学阶段一直较差。
    到了初中后,也就是进入80年代之时,家长们忽然一反常态,对我的学习成绩极为关注起来,父母们希望我好好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多长出息。当时,我对家长们态度变化的原因虽然不甚理解,但还是遵从他们的意愿刻苦攻读,结果成绩节节上升,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师范学校,跳出了“农门”。后来通过学习进修还获得了大专、大学和研究生文凭。这在当时的家乡确实是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当然也为家长们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和羡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我逐步弄清了刚读书时家长轻视读书、后来又重视读书的真正原因,原来,这跟我爷爷、父亲的事情和我家的“阶级成份”有关。我的爷爷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当过“地下党”,打入敌人内部收集情报。当地县城解放后,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直到解放舟山群岛时负伤复员,被评为三等革命伤残军人。但后来因受人诬陷,被错误地定为“四类分子”,在“文革”中吃尽了苦头,有好几次被打得死去活来。由于爷爷的牵连,当时已是正式教师的父亲,也被勒令回家务农。在以阶级成份评判一切得失是非的年代,我们这些“四类分子”的后代自然也就没有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和权利。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能不能念书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多少读点书睁睁眼的想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文革”、“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成份论”等统统成为历史,我们这些多年来遭人白眼、抬不起头来的所谓“四类分子”的后代,终于获得了与其他人同等的读书上大学的权利。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爷爷的冤案被平反昭雪,重新办理了革命伤残军人证,并获得了政府发给的补贴,父亲也基本落实了政策。每当爷爷、父亲同我们谈起这些变化时,他们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连声称赞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和邓小平的英明伟大,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党的正确领导,没有邓小平的英明决策,我们的国家就不会发展得这么快,我们全家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当然我也就不会有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和为党工作的好机会。
    从南湖上的一叶轻舟起航,中国共产党已经风雨兼程87个春秋;自天安门城楼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至今,新中国已经走过了59年的光辉历程,以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面对希望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我们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只有国家的兴旺发达,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个人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自身价值。同时,也祝愿知识经济时代人人拥有丰富的知识,更希望每个青少年都能为中华之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读书。
    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青少年时代那样珍惜时光,认真读书,勤奋学习,务实奋进,为国家民族的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