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丹心谱真情
本刊记者
在最高人民法院机关,说到“李大姐”,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上至法院领导,下到普通员工,都对那个留着齐耳短发,做事风风火火,经常热心助人的“李大姐”印象深刻。她,就是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服务中心生活服务部主任李振清。
一
到最高人民法院机关食堂用过餐的人,无不对那里干净温馨的环境和美味可口的饭菜发出由衷赞叹。可谁能想到,十年前的机关食堂,却是大家眼中的一块“鸡肋”:管理上思路陈旧、经营上不温不火、服务上效率低下。广大干部职工一到饭点,都纷纷外出就餐。
就在这时,年届五十的李振清走马上任,接管了生活服务部的工作。面对重重困难,她没有退缩,“一定要让同志们吃得舒心放心”。虽然没有什么学历,但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李振清,实践就是最好的老师。凭着一股“闯”的意识和“钻”的精神,她频繁地到各大部委的食堂和社会上的宾馆饭店学习调研。经过反复比较,确定了食堂改革的思路。
她深知,建设一流食堂必须要有一支一流的队伍。针对食堂员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她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培训,组织员工到人民大会堂、京西宾馆、首都大酒店等地进行观摩和培训。经过努力,机关食堂菜肴品味明显提高。如今,在单位食堂请外来办事的同志吃饭已经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干部职工的首选。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她带领团队制定了一系列食堂卫生制度。她对食堂操作间、餐厅卫生实行分片包干管理,绘制“卫生分区责任图”,确保卫生保洁责任到人;每日对餐具进行药液、高温双重消毒;对冷荤熟食所需原材料分别进行处理;坚持对蔬菜残留农药和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去除;严格按照规定控制冰箱温度……
为保证制度实施,她提出设立卫生监督员,并将监督结果与员工工资报酬相挂钩,对卫生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处理,决不含糊。在食堂卫生方面的投资,她从不计较。炊事人员专用更衣柜、消毒用品专柜、多功能臭氧解毒机、食用冰箱专用温度计、无毒无色塑料筐……这些专业设备的投入运行时刻为食堂的卫生安全保驾护航。大家都说:“这样的食堂,我们吃起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