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3-05-10 08:50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重庆市副市长  谭家玲

    一、全市机关事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机关事务工作是为党政机关提供资产管理、事务服务和后勤保障的工作。机关事务工作体现政务水平,体现政府形象,是窗口单位和窗口形象,必须以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以窗口单位的标准来做好机关事务保障服务。以窗口单位的标准、争创一流的标准,抓好每一个细节,注重每一个环节,才能够让领导满意,让机关各个部门满意,让干部群众满意,让来宾客人满意。这就要求机关事务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主人翁责任感做好每项工作,必须以心细如发的态度,扎实踏实地办好每一件事。作为机关事务系统的工作者,对工作岗位和职责要有清醒认识和客观理解。当前机关事务工作面临几个方面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们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面对。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其中一个转变就是转变政府职能,而机关事务管理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政务工作的重要保障。必须适应转变职能的要求,既加强自身建设,同时要为政府各个部门转变职能提供保障和服务。因此,机关事务工作必须适应“科学理政、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从严治政”的要求来科学定位职能职责,才能为各个部门服好务。 
    二是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道路,明确了“五位一体”的布局和内涵,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市委四届二次全会也提出了建设美丽重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机关各个部门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节约型、节能型机关,实现绿色办公方面应该走在前面,应该给社会做出示范带好头。在节能减排降耗上,机关事务管理要走在前面,干在前头,做好表率和示范,要引导各个机关珍惜资源能源,为我们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能够实现永续发展作出努力。
    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塑造机关良好形象,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新要求。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必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把握我们面临的形势和背景。我们要从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塑造党政机关形象这个大背景下研究和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提出了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市委、市政府也结合重庆实际,制定了七条贯彻落实的措施。机关事务工作必须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两个务必”的要求改进工作,提高机关事务管理、服务和保障水平,进一步调整、完善、健全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工作标准,改进工作作风,引领整个社会的风气向着节俭方向转变。

    二、开展机关事务工作的思路

    (一)明确一个目标。今年全市机关事务工作的目标是:科学管理、高效服务、强化保障,推动全市机关事务工作再上台阶,力求领导满意,部门满意,干部职工群众满意。
    (二)把握一条规律。要准确把握机关事务工作内在规律。第一,机关事务工作要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相一致。我们要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必须把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机关事务具体工作当中。第二,要与机关事业单位运转需求相适应。机关事务管理、服务和保障,要不断满足我们机关事业单位运转的需求。机关事业单位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我们的服务保障能力与需求之间始终是有差距的,这是机关事务工作的主要矛盾。提高机关事务工作的协调性、适应性、均衡性,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第三,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协调。机关事务工作要结合重庆的实际,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遵循机关事业单位发展的规律,来做好相关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注重,不断解决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需求增长与服务保障供给有限性和不平衡性的矛盾。
    (三)贯穿一条主线。即以建设节约型、节能型“两型”机关为工作主线。要把节约节能理念贯穿到管理、服务、保障工作的每一个方面。紧紧抓住贯彻落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契机,将建设“两型”机关作为贯穿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一条主线。要以贯彻落实两个《条例》为抓手,在发展中抓节能,在节约中促发展。重点要在节能、节资、节流、节俭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及用能系统节能。突出抓好公车管理,治理节油。突出抓好笔墨纸张水电等办公用品和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灯、节能灶、节能空调等节能办公设施设备。倡导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节约办公经费,着力降低机关的运行成本。
    (四)强化五大职能。一是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在制定标准、节能改造、绿色建筑和计量考核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对老旧公共建筑逐步实施节能改造。对新建办公和接待基础设施项目要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和设施设备。出台具体措施,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对节能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严格奖惩。二是强化公务用车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强化公务用车管理,源头上从编制管起,操作上从严掌握排量和价格双限标准,使用上防止跑冒滴漏,从编制、购买、使用三个环节抓好公务用车管理,强化日常督查管理,巩固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成果。三是强化公共资产运营。要突出效益,强调盘活和整合。要坚持统筹管理的要求,对机关公共的用地、设施设备所有权和使用权进一步明晰,分类进行管理和运营。要在保障政务运转的前提下面向市场,政务和市场两手抓,实现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四是强化公共资源有效利用和配置。要抓住利用和配置关键环节让有限的公共资源充分发挥效益。五是强化公务接待和重大政务活动保障。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坚持不懈,不断改进公务接待水平,尤其要按照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要求强化接待工作,细化操作规范和标准。 

    三、做好机关事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主体意识,思想认识再上台阶。机关事务工作服务主体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做好机关事务工作的目的是要充分激发和调动机关干部职工积极性,为他们更好地尽职履责创造条件,从而让各级机关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解决机关干部职工履职所必须的最现实问题,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换位思考,从机关干部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再站到全市大局的角度来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地满足他们的需求,给他们提供服务保障。这样,机关事务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才能更贴心、更周到,才能赢得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二要树立高效服务理念,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水平再上台阶。服务领导、服务机关、服务干部职工是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职责,要做到管理到位、保障到位、服务到位。第一,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引进社会资源为机关服务,实现机关后勤服务多元化,逐步使机关后勤服务从花钱养人向花钱购买社会优质服务转变,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和多元化。第二,创新服务手段,推行后勤服务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提高机关事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计算机信息台账,实行机关事务运行网上动态管理和跟踪管理,实现网上的资源共享和服务调度。第三,提高服务质量,推行后勤服务标准化。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服务内容,制定服务规范,完善服务标准,评估服务效果,实行星级服务,逐步推行机关事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要树立勤俭节约理念,增强责任意识,“两型”机关建设再上台阶。必须继续弘扬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持家,把事务当“家务”来精打细算,精心打理。在机关广泛开展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升油、一滴水、一方气等节约办公经费的主题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从小事做起,倡导节俭简约之风。规范消费行为,健全制度标准,强化制约,尤其是按照中央和市委的具体规定规范公务接待,细化完善公务接待的相关规定和操作办法;要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强化公共机构节能,办公用品节约,“三公”经费节支,办事办会节俭,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让党政机关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和引领。
    四要树立管理效益理念,增强发展意识,科学管理再上台阶。要引入市场经营的理念,增强成本效益观念,盘活整合机关国有资产、机关物业、房地产、机关公车资产等。推行量化管理、绩效管理,控制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由行政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促进机关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要树立廉洁勤政理念,增强自律意识,作风建设要再上台阶。机关事务部门管钱、管物、管资产、管基建、管采购,掌握着一定的公共资源、资产甚至资金的配置权,经常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考验,机关事务质量效率和水平又直接关系到机关部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机关事务部门在廉洁勤政方面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从严律己,慎独慎微,阳光办事,公正透明,做到既干事又干净,既能干成事,又能不出事,树立机关事务干部职工的良好形象。机关事务系统干部职工尤其要按照改进作风的要求,从我做起、率先垂范,树立好我们的形象。
    六要树立改革创新理念,增强法制意识,自身建设再上台阶。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处理好供给与需求、行政与市场、存量与增量的矛盾和关系。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后勤保障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化、市场化机关事务保障和服务体系,不断满足机关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树立法治保障的观念,建立完备的机关事务工作制度、标准、规范体系,推进机关事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重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物业和房地产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公务接待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资产配置、服务保障的工作制度体系,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人、管物,按制度办事,实行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