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写人生 平凡岗位更出彩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3-09-15 11:03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机关服务局优秀员工风采
本刊记者

    在任何一个部门,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与培养。同样,任何一个单位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位干部职工的辛劳与付出。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机关服务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坚守与付出,推动机关服务局的工作不断向前,诠释着“敬业奉献”的真谛。于平凡中显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

    “成才先锋”李兴彩

    11年时间,在日复一日的洗洗涮涮中,在锅碗瓢盆的奏鸣曲里,李兴彩从一名洗碗工成长为高级厨师,从对厨艺一窍不通逐渐成为骨干人才,在局里举办的烹饪技能竞赛中斩获第一名,在中国首届“滨州·中裕杯大锅菜烹饪技能竞赛”中,他和同事们团结协作,夺得竞赛集体金奖和个人热菜金奖。
    李兴彩深知:要搞好膳食服务,光有热情还不够,还要有过硬的厨艺。为提高技术,师傅炒菜时,他虚心请教,用心记下烹调要领,抓住点滴时间练习刀工和烹调技法。担任大灶厨师后,他感到肩上担子重了,更加下功夫,利用休息时间到书店自费购买书籍,一遍遍学习、做笔记,反复琢磨,尝试新菜品,与同事们切磋,向处领导请教,不断从色香味形上改进。
    李兴彩经常念叨:“没有膳食处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他把膳食处当作自己家,处处用心。每周食谱确定后,他都根据成本预算精打细算,把进货数量报给采购人员,能省就省。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在当晚雨最大的时候,居住在地下室的李兴彩接到了餐厅进水的紧急电话。当时,家中已积水严重,他不顾年幼的孩子和自家的安危,立即冒雨骑车赶到食堂连夜值守,抢险排水。第二天一早,他顾不上休息,又马上投入到为机关干部职工备餐的工作中。

    “工作先锋”贺树中

    凌晨5点多,当人们还沉睡在梦乡时,机关西院餐厅面点领班贺树中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自2007年来到部里,他六年如一日,无论严寒酷暑,总是披星戴月,第一个来上班。即使有时加班到很晚,第二天早晨,他依然是第一个走进餐厅。
    在许多人看来,食堂就是准备“一日三餐”,简单而琐碎,但在贺树中心里,却有着无数的乐趣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个头不高热情高,什么时候都乐呵呵的,无论重活还是急活,总是高兴地接受,全力以赴地完成。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仅手艺高超、技术精湛,而且心底无私,甘为人梯,手把手地传授技艺给徒弟们,自费带着徒弟到酒店去学习中西面点的制作。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在膳食处蔚然成风。2012年5月,他和同事组队参加中国首届“滨州·中裕杯大锅菜烹饪技能竞赛”,一举夺得竞赛集体金奖和个人面点金奖。
    贺树中心细如发,每天一日三餐的面点他都精心安排,每逢元宵节、端午节、冬至等民俗佳节,他就主动地做好相应的面点,让干部职工们吃上美味的传统面点。他以中心为家,几年来的重大节日,他担心自己走了影响开餐,都主动提出承担值班任务。这几年,有一些酒店老板慕名而来,高薪聘请他,他都婉言谢绝,有人笑他傻,他却饱含深情地说:“这里就像家一样,我舍不得走。”

    “后勤老黄牛”王磊

    王磊在后勤服务岗位长达30余年,是一位具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被称之为“后勤老黄牛”。他担任局办公楼管理二处服务科科长,带领全科同志全心全意为机关搞好会议、保洁、绿化等服务,努力为机关提供舒适整洁的办公环境。
    他注重细节管理,从小处着眼提升服务品质,男卫生间的小便池因构造复杂,隐蔽点经常结垢,清理不到极易产生异味,他利用班前会集中向保洁人员讲解小便器构造和结垢点的清理措施,带动员工从点滴做起,提高保洁技能。他在服务工作中厉行勤俭节约,处处精打细算,他提出用香球代替溺敝器清新剂,不仅效果好,而且经济实惠,在他的带动下,全科人员修旧利废搞创新的意识增强,全年节约工具购置费近千元。
    面对突发事件,他更是冷静应对,从容处理。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大暴雨,他积极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冬季暴雪来袭,在铲雪现场也经常看到王磊的身影。王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共产党员的风采,多次被评为局“优质服务之星”和部优秀共产党员。

    “技术改造标兵”王会海

    王会海长期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工作,技能娴熟。2008年调入局办公楼管理一处设备科,担任电工班班长。他肯动脑,善钻研,带领电工班对办公楼内的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改装、加装100多次,为部文印室、医务室、理发室、食堂等多个部位改装电源插座,消除了安全隐患,节约了能耗,节省了大量维修经费。仅改装地库入口电动卷帘门无线控制电遥控装置1项,省去更换整个卷帘门经费约10万元左右。
    当他发现因办公楼建设施工方未留下电气线路图,为维修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时,就走遍全楼查找配电箱、柜的位置,自行绘制出竖向配电线路系统图。大报告厅原有的23W及16W节能灯噪声大、能耗高,存在安全隐患,他带领电工班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市场调研,经过对样品灯具反复进行功率、电流、温度的测试,决定更换为10W及7WLED节能灯,结果照明灯功率降低了,但照明度却比以前提高了,用电量每小时节约4千瓦。他带领电工班将办公楼的楼梯灯由声光控开关改成人体感应开关,最大限度的节约电能。
他像一颗螺丝钉,默默奋战在节能技改工作的最前线。正是在王会海等同志的带动和共同努力下,部机关办公区节能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他所在处室获得“全国节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节能标兵”穆治国

    说起节能,局里同志们就不约而同想起穆治国,一个节能“抠”得出名的小伙子。办公楼是节能的“大户”,要想节到点子上,必须熟知所有设备。6年前,他刚来时,感到自己的“信息系统管理”专业虽有一定优势,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还有很大差距,他深深感到“本领恐慌”。从此,他走到哪学到哪,上班虚心向老员工请教;下班后几乎所有休息时间都用来学习,许多技术资料都记得滚瓜烂熟。不到半年时间,他基本掌握了变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多种设备的专业知识。
    担任设备科科长后,他带领设备科同志,分析设备设施的节能重点,提出10多条节能举措;对设备中存在的设计盲点,请教专家、反复测算,补充完善设备功能。新办公楼接收后,由于东院办公楼设计时未设置膨胀水箱,每次进行人工排水卸压,大量的水被白白排掉。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反复琢磨,动手自制了卸压阀,装在普通水箱上,将原来的水箱改造成膨胀水箱,不仅节约了用水,而且还节约了改造费用。
    点滴成川、集腋成裘,近几年来他和处里同志们累计节电4万余度,节水3千余吨,安装改造了空调泄水装置等40余处节能设备,节约大量经费,唱响了一支“节能之歌”,2012年他荣获“国家减排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送美天使”张艳

    在局机关理发室,每当有人来理发,一推开门总会迎上她的微笑:“您好!”离开时又会听到她甜甜的声音:“再见,欢迎再来!”这位用微笑传递真情的理发师就是张艳,大家心目中的“送美天使”。16年来,她用心用情,用精湛的技术为大家服务,多次被评为局先进工作者,她所在的理发室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局“优质服务窗口”。
    每年春节前,局里都推出“延长理发时间”的举措,广受干部职工欢迎。理发室工作时间延长为早7:30至晚18点。2011年推出此项活动时,恰逢张艳刚刚出院,医生一再嘱咐她不能劳累,可是她却想不能因为自己影响了工作。于是,她不顾身体虚弱,咬着牙坚守在岗位上。短短10天时间里,就为近200名干部职工提供了理发服务。2005年一次偶然机会,张艳为社区家委会的老人义务理发,老人们信任的眼神和感激的话语让她萌生了为更多老人服务的念头。她主动联系到一家老年公寓,经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给老人们理发,陪老人聊天,每次老人们见到她都特别高兴,亲切说“闺女来了”,拉着她的手有着说不完的话,把好吃的送给她。每当这时,她心中都充满了感动和幸福,这份感动让她坚持多年投身社会志愿服务,把热忱和快乐传递给身边每个人。

    “业主贴心人”贺普海

    贺普海从事司炉工作十余年,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好学,通过努力,先后考取了水质化验本和高级管道工证书,如今他已成为局住宅管理处供暖科司炉班长,负责5个锅炉房的供暖管理、安全督查、技术指导等工作,供暖区域涉及3个办公区和23个住宅小区、1600多户业主,供暖面积达21万平方米左右。
    供暖工作比较特殊,春节必须在岗值班,他12个春节都是在单位度过。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辛苦我一人,温暖千万家”。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2年12月28日晚,龙翔路锅炉房工经联院内供暖主管道老化发生爆管,水压下降,为尽量减少对住户室温的影响,他带领班组成员在29日上午10点前把住户室温提升起来,然后停火、关闭所有供暖分支总截门,开始抢修。爆管位置处在80公分深的半地沟中,地方狭窄,空气循环不畅,沟里还有20多公分深的积水,抢修难度非常大,他们冒着严寒,匍匐在地沟中施工,一干就是5个多小时,到下午4点终于恢复正常供暖。几个抢修人员到地面后衣服全湿透了,但谁都没有怨言,业主感动地说:你们真是小区的好管家,贴心人!

    排障“智多星”李发财

    在部机关,有这样一个“能人”,只要是维修方面的难题,找到他,就能迎刃而解。他就是李发财,1997年来部从事维修工作,现在是局办公楼管理二处维修师傅。17年来,他勤练苦练,肯干巧干,成为水电、管道和工程维修方面的行家,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排障“智多星”。
    李发财不善言谈,但爱动脑筋,处处留心,专啃“硬骨头”,解决了院门口餐厅电路改造、国旗杆操纵杆改造等数百个难题。有段时间,院门口电线如拉电网般密布,有的耷拉下来,面对“空中飞线”,多个施工单位束手无策。他接下任务后,反复琢磨,巧用空间较大的工字钢和槽钢设计了飞线槽,收纳杂乱的电线,很快解决难题。在多次维修中,他都自行设计、购买材料、加工改造,先后为单位节约经费20余万元。2010年,处里检查发现办公楼近200扇窗户存在安全隐患,马上联系专业公司,专业公司人员开口就要价十几万。李发财得知后,主动请缨。他带领设备科同志,买来不锈钢,自行设计玻璃框架,不顾玻璃锋利危险、不顾高空作业风险,系上安全带逐个安装。20多天里,他们放弃中秋节和周末休息,改造加固玻璃窗146扇,花费不到2万元。多年来,李发财恪守搞好服务的信念,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不图名利,为大家办了一件件好事、实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