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机关事务保障标准化建设
王 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后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完善科学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后勤保障中的主导、调节、约束、控制功能,做到按标准搞供应,依制度抓管理,提高后勤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水平。大力推进机关事务保障标准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重要内容,是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各级机关事务部门急需补足的短板。
一、保障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关事务部门承担着政权建设、机关运行和职工生活保障等繁重任务,无论是资金管理、房屋建造、资产配置、物品采购、服务提供等,都需要有一套严格的标准。长期以来,机关事务部门在保障标准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有:
一是标准总量偏低,标准供给侧改革有待加强。在机关事务治理的基础领域,缺乏根本性支撑标准和全国统筹,政府自觉制定、中央和地方一体适用的全国性标准不能及时供给,企业自主制定、快速反映机关需求的标准更不能有效供给,难以满足现代政府管理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要求。总体上讲,机关事务保障标准供给不足,缺口较大。
二是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结构优化问题比较明显。现有标准中,工程建设类标准相对较多,管理及服务类标准较少;面向自身管理的标准与要求相对较多,面向部门和干部职工的标准和要求相对较少;政府主导的标准较多,企业自主制定的标准缺乏;解决常规问题的标准较多,解决前瞻性问题的标准较少。全系统标准化建设碎片化、零散化现象比较明显。
三是标准宣贯力度不够,标准推广实施需要加强。标准化工作存在“重建设、轻实施”的现象,标准宣贯力度不足、措施不够。已有的标准中,有的科学化和合理性不够。一些标准的制定带有主观性和应急性,一些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的程序,还有一些标准的制定带有明显的团体和部门利益烙印。由于标准推广实施缺少行业监督评价机制和专业指导,有些标准没有得到严格认真执行,影响了标准的权威性。
四是标准化工作机构和人才储备匮乏,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全行业标准化意识不强,福利性、供给制和长官意志比较浓厚,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依行政命令办事,不习惯依标准制度办事。行业和系统内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保障标准化工作机构、岗位及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支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管理效能有待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保障标准化工作主要在机关财务、经费管理、办公用房、职工住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公务接待等方面展开,但具有明显的零打碎敲和应景救急性质,暴露出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不够、标准类别总量不够以及标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与保障标准化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保障标准化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机关事务保障标准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以提升标准先进性、适用性、有效性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决定、标准先行、合力推进,坚持量化、简化、固化、强化的工作总基调,夯实技术基础,完善创新机制,强化实施监督,增强标准化保障能力,提高标准化工作成效。
在工作目标上,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机关事务工作发展实际的标准体系。保障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对政府建设、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具体目标:一是标准体系基本完备。建立覆盖机关经费、政府用地、办公用房、职工住宅、公务用车、公务接待、政府采购、公共机构节能等各领域的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覆盖全面、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标准体系。二是标准水平明显提高。标准类型完备、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形成一批系统性强、集成度高的标准。三是标准实施成效显著。各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全面开展,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标准实施、监督和保障机制有力,标准化服务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四是标准化基础更加牢固。标准化技术机构布局合理,标准化服务平台和创新示范基地建立,标准化人才汇聚,标准化合作机制进展顺利。
在基本原则上,一要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坚持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培育发展行业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强化已发布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行业标准基本供给。二要坚持服务大局、立足长远。从我国机关事务工作实际出发,研究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政府建设新要求和机关建设新取向,做好保障标准化中长期规划,抓好阶段任务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三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导向。深刻把握公共治理新常态对保障标准化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标准的价值导向,注意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保障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四是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统筹发展。做到出台一个标准、解决一类问题、实现一类突破、带动一个领域发展。
三、保障标准化的主要任务
保障标准化是将标准化的理念、原则、方法运用到机关运行保障各项任务之中,通过制定标准并付诸实施,达到保障质量目标化、方法规范化、过程程序化、管理精细化,从而获得最佳的服务和保障效益的过程。当前,保障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加强标准化机构建设。成立保障标准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标准专家组和评估组。标准委作为管理机构,肩负统筹标准化工作的职能,加强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的统一协调。加强与国家标准委的沟通协调;加强与发改、财政、国土、工信、民政等关联组织的沟通合作,推动跨行业、跨领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行业标准化宣传,形成“标准先行”的行业氛围。
第二,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标准委规章制度,优化标准立项、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缩短标准制定周期。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后评估,建立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机制;加强对社会关联组织开展接待、餐饮、宾馆、物业等标准制定工作的衔接和引导,建立规范化工作流程;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保障标准化工作,建立行业标准实施情况统计报告制度,强化对行业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优化保障标准体系结构与分类,按照基础类、业务类和支撑类的要求,确定标准建设的优先级和工作层级,分类推进保障标准体系建设,保证标准基本供给。当前,业务标准体系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运行经费类标准体系。以机关运行经费为抓手,结合国家财力情况,规划机关运行支出标准建设任务,明确标准的制定主体、分类办法、实施方案和工作步骤,逐步形成工资福利类、资产构建类、劳务成本类、物资消耗类、计提费用类等标准体系,解决人员工资、津补贴、资产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会议培训差旅、水费电费办公费、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等问题,逐步构建机关运行经费标准体系。
二是机关资产类标准体系。围绕机关运行基本需求,加快完善政府用地、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办公家具与设备、电子政务设备与产品等资产配置使用标准体系。既要明确资产的数量标准、技术标准、价格标准,也要明确资产使用年限标准,还要明确资产配置计划标准和处置标准,确保机关资产合理高效使用。
三是工程建设类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土地储备、办公用房新建、大中修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标准,推动工程质量转型升级发展。完善机关基础设施、办公大院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色建筑、历史文化遗产载体保护等建设及运行标准。实现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管理服务、节能环保、安全应急、工程信息化、监理和监督等全过程标准化。
四是政府采购类标准体系。研究构建政府采购标准体系,修订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完善政府采购工作规程,规范采购文件编制以及招投标、质疑投诉等各类信息公告内容,制定完善各类政府采购标准合同文本,改进协议供货采购方式和标准。研究政府采购从预算编制到计划管理、方式审批、执行交易及诚信体系建设等业务管理标准。
五是机构节能类标准体系。制定实施节能标准。针对新建和既有建筑,制定能耗、物耗、水耗、用能设备及技术等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加强与能效领跑者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快能源在线监测、系统能效检测、能源审计、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及节能技术评估、能源绩效评价等配套标准研制。
六是后勤服务类标准体系。围绕机关运行服务的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制定和完善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服务、小区管理等服务标准,完善服务质量、资质、信息、安保等标准,打造一批典型标杆,开展系统和区域性标准化物资配备、标准化物业服务、标准化餐饮服务、标准化幼儿教育等试点示范工程。
七是政务服务类标准体系。运用标准化手段创新机关事务管理方式,促进职能转变,规范权力运行。重点在放管服改革、权力运行监督、行政服务供给、市场执法监管、政府绩效管理、电子政务等领域制定或修订标准,构建综合标准体系,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第四,加强标准化基础建设。夯实标准化创新基础,会同第三方机构提升保障标准化研制、应用和服务一体化综合创新能力。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化信息网,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标准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监督考核和奖励退出机制。研究有针对性的保障标准化人才培养政策,提高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效能。
四、保障标准化的工作措施
推进机关事务保障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崭新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构建政府统筹组织、部门分工协作、主体有效作为、社会广泛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格局。要推进标准法治。研究“十三五”时期保障标准化规划,制定标准化监督管理办法,建立标准监督管理机制。加快标准更新速度。完善标准实施推广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标准先行”思想,普及标准化知识,强化标准化理念,营造标准化工作氛围。提高干部职工标准意识和工作参与度,加强标准化服务机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了解标准、重视标准、应用标准、恪守标准的氛围。要完善配套措施。围绕保障标准化建设和创新,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培育保障标准化服务市场,促进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
作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
管理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