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荒山砂地披上绿装 ——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工作起始回眸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9-07-31 15:10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绿化工作,中央几代领导集体都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推动绿化建设。1958年7月28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精神,中央国家机关办公厅(室)主任会议专门研究了中央国家机关干部绿化造林工作,对北京市分配给中央国家机关的北京昌平南口乡、长陵乡两处共5.7万亩山地的绿化工作进行布置。会议提出,各机关都要有人长期在那里,或比较长期在那里,搞副业,搞工业,搞商业,将来老人还可以在那里养老;这次不仅是绿化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建设山地为国营林场。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但国家经济依然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很低,机关工作人员依靠每月微薄的薪金,生活清苦。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十分关心机关干部职工,总是想方设法、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改善职工生活。结合全国大规模造林的契机,习仲勋同志指示,要给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找一些荒地用以发展生产,增加副食品供应。他的指示在中央国家机关绿化造林工作中得到落实,为后续开展机关农副业生产指明了方向。

  在习仲勋同志支持下,这项既支援全国绿化建设又能改善职工生活的任务,由国管局承担下来并迅速推进。1958年8月,国管局成立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劳动生产办公室,受国管局和中央国家机关党委双重领导,主要负责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劳动、农副业生产和绿化造林。劳动生产办公室负责领导中央国家机关昌平绿化造林指挥部,其下设有南口乡、长陵乡两个分指挥部。在专门机构专门人员的组织领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绿化造林和副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1958年底,各单位在南口、泰陵地区绿化荒山5.2万多亩,植树245万株,开荒995亩,建房998间,修建发电站5座,修路12公里,打荆条11万多斤,参加劳动32581人次,帮助群众秋收秋耕9014个劳动日。昔日荒山砂地披上了绿装,整个昌平南口、泰陵地区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1961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降低了30.9%,各地出现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供应也十分困难。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机关干部努力发展农副业生产,自行解决副食品供应紧张问题。在习仲勋同志指导下,国管局一方面组织中央国家机关继续抓紧绿化造林,一方面支持各单位加快建设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下,各单位鼓足干劲,组织机关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种植粮食、蔬菜和饲料,喂养牛、羊、猪、鸡、鸭等畜禽,取得很大成绩。到1962年,中央国家机关实现了机关食堂肉类和蔬菜自给,既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也有效改善了职工生活,平稳度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

  后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不再自行组织生产,将绿化基地陆续移交给北京市,对副食品生产基地也进行了整顿和调整。1963年,北京市决定在南口、泰陵地区中央国家机关绿化造林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两个国营农场。截至1963年底,先后撤销生产基地171处,退地9.1万亩。1965年起,国家不再投资机关农副业生产,中央国家机关的小汤山副食品生产基地亦移交北京市农林局。

  (本刊编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