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事务管理”课程授课要点
编者按:为推动机关事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国管局与北京大学联合开设了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国家机关事务管理”,由专家学者和国管局部分司级干部联合授课。本期刊登第十一讲课程要点。
第十一讲 节约型机关建设战略与路径分析
2019年1月6日,北京大学“国家机关事务管理”课程第11讲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审计室主任范学臣主讲,主要讲授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时代背景和丰富内涵、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历史沿革和实践探索、战略选择与实现路径等相关内容。
建设节约型机关,即机关在运行管理中,以尽可能少的资金、资产和资源,高质、高效保障机关正常运转,保障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高效展开,保障干部职工在机关工作期间的生产生活。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政治意义,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经济意义在于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需要。社会意义表现在发挥政府带头示范作用,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文化意义则是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美德,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建设机关文化。
关于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范学臣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层面分析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理论基础,讲解了西方发达国家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制度体系、管理模式和基本路径。
范学臣讲授了节约型机关的历史沿革与实践探索,回顾了革命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西柏坡时期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历史时代背景,重点解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对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为核心,以《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专项法规为主干,以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为延伸的机关事务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他介绍了在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公务人员住房、机关通用资产、能源资源节约、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集中采购方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实践探索,总结了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管理体系日趋成熟,资金、能源节约效果显著,节约文化日渐浓厚。
关于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战略选择与实现路径,范学臣认为有六个要义。一是集约化,做好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以统一提供后勤服务为切入点,以统管国有资产为抓手,以办公用房调整为契机,以基于物联网的机关事务管理云平台为基础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二是法治化,加快推进机关事务运行管理保障立法,确立决策、执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三是精细化,弘扬“政府制造”中的工匠精神,借鉴“企业家精神”,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管理绩效。四是绩效化,建立节约型机关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节约型机关评价,实施机关运行管理绩效审计。五是信息化,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六是常态化,通过组织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公务消费公开机制、管理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本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