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提高机关事务工作效能
文 / 李海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需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保持定力、一往无前,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奋勇当先、实干担当。”这为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提高机关事务工作效能,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内在规律,着力在“抓”字上下功夫,树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风向标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个动态过程,必须准确把握机关事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
要坚持大家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机关事务战线的干部职工,既要着眼全局,增强联合作战、整体协同意识,又要立足岗位,恪尽职守,甘愿当好螺丝钉。领导干部既要履行“抓”的责任,又要发挥“带”的作用;既要做到“面对面”,又要善于“键对键”,坚持谋划设防、强化研判预防、加强统领联防、突出重点严防,使风险防控抓得紧、抓得牢、抓得实。
要坚持全面抓。风险多样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可能出现各种不同风险。机关事务工作无论“前台”还是“后台”,搞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基准点”都是一致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抓住一个“早”字,紧盯一个“实”字,全面统筹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既抓思想又抓管理,既要做好人的工作,又要搞好物的管理,把管行为与管思想结合起来,把纪律约束与启发自觉结合起来,切实减少“盲点”、消灭“死角”,真正实现由“视线管理”向素质管理的转变。
要坚持从严抓。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历来与高标准严要求是紧密相连的,是辩证的统一体。面对机构类型多样化、结构多元化的新情况,适应职能拓展、标准更高的新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积尺寸之功,收穿石之效,在一步一动、聚沙成塔中让由“从严部署”到“末端落实”的工作都实起来、强起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以“钉钉子”精神落细落实、一抓到底。
准确把握本质要求,着力在“防”字上下功夫,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防火墙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关键在防。防,就要防得早,把可控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就要准备好,把不可控的风险做好化解的准备,把损失降到最低。淬炼政治定力,在统一思想上加固“严防”。政治不立,一切无依。
应对多重的矛盾挑战,解决叠加的隐患风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生动实践。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各级党组织必须从每个党员抓起,从“神经末梢”严起,常紧“思想发条”,切实将政治信仰融入情感之中、内心深处,形成个体自觉、集体记忆,确保机关事务战线干部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聚焦问题靶向,在破解矛盾上精准“设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其动态的发展趋势,有时是可以预知的。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才能在变中促化解、在变中强防范。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坚持加强制度建设和提高治理能力一起抓,推动“制”与“治”有机结合、同步融合。针对机关事务部门的资金、资产、资源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完善议事流程、决策议程、工作规程,推进规范运行制度化、权力行使法治化,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注重关口前移,在应对突发上主动“预防”。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说,对于风险要“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新公共管理理论也认为,管理的目的不是花钱去“疗伤”,而是要善于花钱“预防”。领导干部要善于“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防范在早、控制在小、化解在局部、消灭在萌芽。越是形势复杂、压力如山,越是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把“灭火”和“防火”、治标和治本统一起来,既要在人上做文章,也要在物上下功夫,“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坚持关口前移,不断提升重大风险的预防和遏制能力。
融会理解时代内涵,着力在“本”字上下功夫,夯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动力源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则。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全过程。以人为本,疏解办事的堵点。千问题万问题,人民的安危冷暖是压倒一切的大问题。持续打造“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服务品牌,拓展延伸服务领域,更好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让不求人就能办成事成为机关事务工作新常态。
深化“放管服”改革,坚定“放”的思想、确立“改”的观念、把握“管”的原则,狠抓审批事项“瘦身”,工作流程“减肥”,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更多人分享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共享便捷高效的事务服务,切实跑出美好生活的加速度。
民生为要,化解生活的难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解决好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要在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下功夫。机关事务部门要发挥买方优势,串联供给需求,实施消费扶贫,做强扶贫产业,实现脱贫的成果可持续、成效长期化。加快完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保障体系,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实施老旧小区整体维修改造、绿化亮化、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党的十九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求,主动在机关事务工作中寻求切入点,以打造青年公寓等惠民项目为落脚点,为人才战略筑巢。
发展为先,破解改革的焦点。
推动机关事务工作改革创新,就要把机关事务工作资源转化为改革发展资源,把机关事务工作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优势,把机关事务活力转化为改革发展活力。国有资产要在创新驱动上转轨。推进配置标准化、管理信息化、使用制度化、处置规范化运行机制。以择优竞争方式公开竞价,最大限度提升资产的利用率,不断为资产价值赋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组建后勤集团为契机,整合资产资源,拉动产业升级,既要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更要激活增值增收的发展动能。
学前教育要在横向拉动上转制。持续推进与国际知名品牌新加坡伊顿国际教育集团深度合作,改革办园模式,拓展智慧教育,推动成果共享,实现互惠共赢,不断增强幼儿教育的软实力、社会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运行模式要在技术驱动上转变。推动机关事务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为机关事务工作注入新内涵、激发新活力、提升新形象、形成新优势。坚持把“两化融合”贯穿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引领力量集中调配,引导资源合理投放,以“标准化+信息化”衍生规范化、激活效能化,推动机关事务工作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队伍为根,打牢发展的基点。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实质上就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必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提升专业思维、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水平。以建设书香机关和岗位技能竞赛为抓手,培育一批精通本职的业务能手、解决问题的专业强手、应对风险的行家里手,在斗真碰硬中,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系统打牢保障机制,着力在“统”字上下功夫,打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组合拳
机关事务工作是一个有序发展的过程。建立和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科学管理机制,必须在增强机关事务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强化领导管理机制,要突出统一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发挥“统”的作用,履行“统”的责任,确保统得住、合得拢。以集中统一管理为目标,以机构职能化、治理法治化为主攻方向,改变“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分散化、碎片化管理模式,统筹推进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逐步建立上下同步、条块结合、内外联动的管理机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下好“一盘棋”,上下“一股劲”,有效形成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风险防控合力。
强化运行保障机制,要突出标准化。以“工作标准明确、工作尺度统一”为目标,在管理、保障、服务各领域,打造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实施,强化标准监督,着力构建“量质同效、量质平衡、量质融合”的标准化体系。要以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为突破口,围绕资产配置、公车管理、节能改造、工程项目、服务保障进行全要素流程再造,切实把标准贯穿到机关事务工作的全过程,努力从传统的分散式、经验式、粗放式保障向集约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机关事务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强化风险评估机制,要突出精确化。“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强化重大风险防范与控制,事前评估与管理是前提。出台重大决策前,坚持专题调研,组织听证论证,力争风险发现在早、确保管理防范在先,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以风险评估稳固职能、充实职能、强化职能从而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全过程,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和减少风险,不断增强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防控责任机制,要突出绩效化。既看“抓没抓”,更看“抓咋样”。进一步细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领导责任,从上至下构建责任链,实现重大风险“无缝隙”防范化解。全面落实“一岗责”,推进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真正让“规划图”变“施工图”,“间表”变“计程表”。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接力奋斗中谱写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