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着力点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1-03-25 14:38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文/国管局政策法规司

 

  近年来,机关事务工作着力改进传统的管理服务方式和理念,逐步改变过去“关起门来办后勤”的状况,切实节约资源、提升效能,不断换档升级,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标准化,作为支撑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一体两翼”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将以更好的谋划、更实的举措、更严的标准,统筹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标准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实践

  在《关于加快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机关事务标准化发展规划(2018—2020年)》等文件的引领下,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全国机关事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组于2019年底获批成立,天津、山西、上海、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9个地方管理局成为省级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2家试点单位先行先试成效显著,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已融入国家标准化工作大局,有力支撑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

  急用先行,以标准制定强壮规章制度“筋骨”。截至目前,机关事务领域共出台了7项国家标准、128项地方标准,《机关事务管理基础术语》《机关办公区域物业服务评价规范》2项国家标准完成立项公示。标准覆盖领域由集中在节能领域转变为多点开花,除公共机构节能类占比45.3%外,公务用车类占比13.3%,办公用房类占比9.4%,后勤服务类占比25%,其他占比7%,丰富和完善了机关事务制度体系。

  多措并举,以标准实施改造业务管理“工具”。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通过出台有关意见、印发工作责任清单、跟踪督办标准化工作实施进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和任务完成情况等手段,推进标准实施,丰富各项业务管理手段。公务用车管理方面,甘肃局、云南德宏局等将标准嵌入公车服务平台,丰富数据分析维度和层次,打通跨区车辆派遣使用和全面推广的瓶颈。办公用房管理方面,江苏常州局建立发放办公用房备案证和使用权证的标准化管理方式,解决产权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面,天津局对各公共机构分层分级管理,运用模块化思维确定能耗定额指标。后勤服务管理方面,内蒙古局编制标准化工作手册,图文并茂地展示后勤服务工作内容、流程、标准,设计制作标准导视系统,实现标准化在后勤服务全过程的运用。

  创新驱动,以标准建设升级服务保障“引擎”。运用标准化重塑机关事务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力提升了经费、资产、服务管理水平。比如,机关运行成本和能源资源更加节约,辽宁省直机关公务用车油耗下降12%、接待经费下降30%,宁夏区直机关运行成本下降15.5%、“三公经费”下降10.9%;工作流程更加精简规范,山东局初步形成线上流程12项、线下流程30项,减少申请材料21个,缩短办理时限62个工作日;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四川局2016年至2018年服务对象评价得分为86.33、89.78、95.86,在省直部门排名大幅提升。

  精准施策,以标准方法筑牢疫情防控“堡垒”。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积极运用标准化理念和方法,助力快速、科学、有效应对疫情。湖北局紧急制定省直单位废弃口罩规范处理方案,完善援鄂医疗队接待、会务、餐饮、物业等服务保障工作应急预案和流程。四川局指导局属省第四医院按照标准建立和规范疫情监测、自身防护和病员收治等处治流程,做到疫情期间病员和医护人员零感染。上海局梳理总结实践经验,立项《传染病流行期间机关物业服务单位安全操作指南》等2项地方标准,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标准化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实践表明,标准化工作对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影响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路径。

  直接路径体现为为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是提高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通过设置合理的产品、服务、管理标准,提供定量的、可操作的产出目标和评价依据,按标准管理、以标准保障、照标准服务,实现工作成果、服务效果更加优质。二是降低成本。机关事务工作涉及到经费使用、资产管理、服务保障、能源资源节约等方方面面,既是设计者,又在第一线,运用标准设定合理量化数值,找到保障物资和维持成本间合理的平衡点;提高保障设施设备的互换性与通用性,实现统筹调剂替代;明确机关运行成本统计的口径和依据,科学统计并分析,抓住成本偏高的环节进行改进。三是优化流程。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也是对业务工作梳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打通堵点、扫清盲点、连接断点、解决难点,精简、优化管理和服务保障流程,减少冗余环节,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压减运作周期,降低资源占用,实现时间节约、人员节约、物资节约。四是遏制浪费。不仅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范畴来审视浪费行为,还要通过制度建设提供硬约束,促进节约习惯的养成。标准化既可以增加党政机关运用资源的透明度,也可以减少资源使用的随意性。比如,在公务接待方面,通过建立细致清晰的接待标准,严格执行配餐标准,严控陪餐人数,提供多种标准的小份菜等,落实好公务接待的“光盘行动”。

  间接路径体现为促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核革新。一是利用标准的约束性,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标准较法律而言更为具体,注重程序性、可量化性、可评价性,操作性更强。发挥标准化这一特性,更有助于推进机关事务机构、职能、程序、责任的法定化,改善机关事务工作“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现状,解决由于职能交叉造成的推诿扯皮、多重管理、衔接不畅、重复建设等问题。二是借助标准的战略性,更新管理理念。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协调均衡、实施有效的机关事务标准体系,突破制度惯性、革新工作理念、解决矛盾问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推进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机关事务管理的现代化,提升对资源综合运用的能力。三是发挥标准的技术性,改进保障模式。无论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保障效率,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机关事务工作中的应用,还是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转换保障模式,都需要标准化的配合,运用标准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流程和方式,并强化结果约束和考评,引领机关事务创新发展。

 

  “十四五”时期标准化工作的着力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要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加强统筹、持续发力,着力强根基、优结构、激活力、抓落实,助力管理和服务保障模式升级,为党政机关高效有序运转提供价值导向、制度基础和治理工具。

  强根基,就是强化组织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与标准化管理部门合作,获得更多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有条件的地方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可以申请成为当地标准化联席会议或相关组织成员,提升整体工作层次。完善标准化上下联动机制,借助省市共建、联络员制度、片区合作等形式强化省与市、县的协同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建设机关事务标准化教育实践基地等形式,创新开展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既懂机关事务又懂标准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优结构,就是完善标准供给,优化机关事务标准体系。合理出台一定数量的标准和标准类规范性文件,横向上做到各业务领域布局合理、数量均衡,对经费、资产、服务和能源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约束;纵向上做到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等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加大前期研究,完善出台前试用程序,防止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细化标准条款,增强标准的操作性,提升标准制修订质量,变“有没有”为“好不好”。

  激活力,就是鼓励创新,激发标准化工作的内生动力。加强示范引领,深入挖掘前两批试点工作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推广标准化工作和节约工作的优秀做法,打造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品牌。围绕标准制定和实施等关键问题,加强宣传推广,培育标准化理念,加快形成有利于标准化工作的创新机制、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标准化工作氛围。深入调查研究,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丰富标准化工作手段方法。

  抓落实,就是以标准实施为重点,切实发挥作用。围绕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后勤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动标准化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明确标准实施达到的预期目标。完善标准监督检查制度,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定期开展综合分析,重点对标准制定提出建议,形成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的联动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标准实施的达标判断、实时监控、责任绑定和追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