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节能元素出现在办公区的每个角落
文/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旨在推动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通过健全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引导干部职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孙鸿庆多次强调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节约型机关建设为主线,号召干部职工担当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监督者、推动者、示范者、宣传者,抓好规划落实,推动全市公共机构人均能耗逐年下降,实现了“十三五”节约能源资源预期目标。
今年3月,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4月,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邀请沈阳市“专家学者库”专家、社会各界行业代表就如何贯彻落实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开展深入论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研究制定了《沈阳市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责任主体、评价标准和各区县(市)、市直各单位创建范围底数,从5个方面11个考评项目制定了节约型机关评价标准,规划了未来3年的创建目标,明确截至2022年,13个区县(市)级党政机关完成创建工作不低于75%,市级党政机关力争全面创建。
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将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统一部署,积极行动,广泛参与,对创建未达标的党政机关,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找差距、补短板,力争早日达标。派出多个工作组实地指导,督促市内各区县(市)、市直各单位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向全市党政机关印发节能、节水、绿色消费、公务用车、垃圾分类、能源资源消费、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等制度,要求各单位明确职责分工、设定能耗目标,为持续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为有效应对数量多、任务重、时间紧、验收标准难把控的难题,按照“先集中,后分散”的工作思路,建立“单位自评-区县初评-机构验收”的3级评审验收体系,强化了验收环节的跟踪监督,确保创建结果公平公正。部分区县参照市局的做法,聘请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开展创建和初评,全市创建质量和验收效率整体大幅提升。
8月,全市386家党政机关通过节约型机关创建验收,创建任务完成率为55.62%,超额完成30%的年度目标,各项数据在全省排名首位。
在沈阳市各级党政机关,分发倡议书、张贴宣传海报、定期的节能讲座让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成为了新风尚,绿色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创建节约型机关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家已经在节约型机关创建的过程中,将节约每度电、每滴水、每张纸、每粒米成为了习惯。
节能管理和技术改造是提升公共机构节能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国家和辽宁省创建工作方案要求,重点选取几个区县,通过区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方式,推动几个重点区县的节能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市直公共机构开展节能管理进行专业辅导,搭建监测平台、开展分级计量,对强化节能管理和实施技术改造提出指导意见,持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沈阳市公安局开展空调系统、光伏发电、雨水回收灌溉、太阳能集热等项目改造,淘汰高能耗空调机组,实施变电所谐波处理,改造项目5年内节约费用可冲抵项目投资总额。
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与沈阳市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沈阳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通知》,集中办公区压减采购成本、科学制定食谱和采购计划、严把运输储存关口、悉心烹饪三餐,成功打造了餐饮节约全链条精准管理模式。
在沈阳市党政机关,无纸化开会、无纸化办公、分时段开灯、技术节能替换、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已成常态,各区县(市)及市直各部门的办公电脑、打印机、电源开关、空调等重点用能设备都设有统一节约标志。从节约每一滴水到开展每一项节能改造,绿色节能元素出现在办公区的每个角落,每名干部职工都成为了绿色生活的代言人,向全社会传递着美德与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