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联合:我送新兵上战场
文/朱强
“昨天我看新闻联播了,说今天的纪念抗美援朝大会,习主席还要讲话呢!”已经88岁高龄的国管局离休干部、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武联合一见到我,就兴冲冲地说。2020年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武联合作为老战士代表应邀出席,我作为工作人员陪同参与服务保障工作。
当天清晨5点,我去武老家接他参加大会。一路上,武老给我讲述他当年入朝抗美、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种种经历。老人身上表现出的不畏生死、敢于斗争、敬业奉献、淡薄名利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1945年底,武联合参军到抗日军政大学招生处当勤务兵,1947年3月调到新四军第5师15旅宣传队并随部队南下,先后在第二野战军第12纵队政治部文工队、江汉军区文工团、湖北军区文工团任宣传队员。1948年淮海战役中,武联合所在的江汉军区第5队负责照顾伤病员。
新中国成立后,武联合从湖北军区文工团调到湖北军区文化干校上学。才上了一课,校领导就找他谈话,“抗美援朝战场需要人,到部队去吧!”
1952年4月,武联合调到中南军区暂编第11团政治处任青年助理。往事历历在目,他清楚记得:“政治处主任叫李贵,宣传助理员叫方树文,还有组织助理、干部助理、保卫助理。在湖北省孝感市一个叫花园的地方训练准备入朝参战的新兵。直到1952年冬天,上级命令我们从孝感出发,乘火车直接到达辽宁安东(今丹东)。抵达当天夜里,部队紧急集合,准备入朝作战。”武老顿了顿说,“鸭绿江上有两座桥,其中一座被美国人炸断了,另外一座桥的护栏也被炸掉了。我们就坐火车从桥上过鸭绿江到了朝鲜的新义州,把新兵移交给了46军”。
谈到在朝鲜的见闻,他言语中满是愤怒:“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都是杀人狂,那时团部带了一个翻译,朝鲜的一个妇女通过翻译向我们哭诉,美国人一次就杀害了村里26个男人,把脑袋都割下来依次排在村头,企图震慑老百姓。这件事给我极大的触动。”
说起入朝的第一印象,武老面色凝重,“朝鲜老百姓生活非常苦非常穷,我们住在朝鲜的一个山村里,村里的老百姓经常拿苹果到我们志愿兵部队来换衣服、毛巾、鞋子等日常生活用品。在村子里根本看不见男的,男人都被美国鬼子杀光了,看见的都是妇女。”我问起战斗情景,武老回忆到,“那时候只要看见美国的飞机来了,就得赶紧转移。美国侦察机如果看到下面的人,就用喷气先喷一个圈,紧接着轰炸机就会在从这个圈内往下密集扔炸弹。平时只要听见防空枪声,得赶紧躲起来,有防空洞的就要进防空洞,附近没有防空洞的就得躲在山边上。”
秋日阳光和煦,武老望着车窗外的高楼大厦,自言自语说到,“我从1952年11月左右入朝,过了一个阳历年、阴历年后,在1953年3月回国。回来时是白天,我看见朝鲜新义州道路两边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全都被美军飞机炸得面目全非。”
从朝鲜回来后,武联合在中南军区暂编第10团3营11连任副政治指导员,后又调到团政治处任助理员。1954年,被组织选派到位于湖南长沙的高级工程兵学校学习,1956年调到学校政教系当教员。说到这里,武老补充到,“我有个好习惯,就是爱学习。在部队我曾多次要求参加干校学习,解放战争期间随部队南下时,别人的书包里都是吃的,但我背的都是书,别人晚上洗脚睡觉,我每天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学习。”武老还清楚地记得,他1956年在北京参加国防施工政治工作会议的场景,那是他第一次进北京,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58年3月,武联合被调到位于北京西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政治部组织部工作。
1965年3月,武联合转业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政治处,任组织科副科长。当我说到现在国管局没有设置政治处时,武老解释说,“那时全国都学习解放军,所以国管局也设政治处。除了政治处,那时国管局还有交际处、经费处、大会堂管理处、招待所管理处等”。1989年,国管局成立离退休干部局,武联合是第一任局长,直到1992年10月离休。
武联合从参军入伍、训练运送新兵入朝、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再到离休,历经战争与和平,年代背景不同、工作岗位各异,但有一点自始至终是相同的,那就是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作者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