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贫困群众脱精神之贫
文/何陈泊
两年前,一篇题为《我长大了想当贫困户》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广为流传,文中从孩子的视角分析了极少数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虽是调侃,却引人深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已经变为现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认真总结脱贫攻坚的经验,巩固脱贫成果,让贫困群众真正走向小康。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有极少数地区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贫困户缺乏脱贫主动性;有的贫困户抱有“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的心态;还有的存在脱贫畏难情绪,怕脱贫,认为“不脱贫,帮扶干部就跑不了”。现在看来,一些贫困地区的贫穷,不仅是物质匮乏,也是精神贫瘠,精神“缺钙”。
精神“缺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极少数贫困地区扶贫干部扶贫方法不当,缺乏创新精神。扶贫工作早已完成“大水漫灌”,进入了“滴灌”模式。但有的地区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解不透彻,还是用“老办法”搞扶贫。只知道进行输血式扶贫,没有开展造血式扶贫;只知道照搬其他地区扶贫模式,没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只知道发展经济,忽视了调动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二是个别贫困群众满足于闲散缓慢、靠政府救济的生活,怕吃苦劳累,导致越扶越懒。一些地方,政府做了很多努力而群众满意度却得不到明显提升。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只有补齐贫困地区的精神短板,才能真正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
贫困户首先要把自己“扶起来”,做到人穷志不短,坚强地站起来、动起来、干起来。扶志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要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贫困户即使一时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只有智随志走、志以强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
“志智双扶”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润物无声地感召,滴水穿石地坚持。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要更加坚持问题导向、对症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拔除贫困群众思想上的穷根。
挖掉精神贫困之根,必须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头,用“支部+新民风”的模式推进民风建设,鼓励农村党员争做致富带富的践行者和乡风文明的引领者。
巧用道德评议促新风。通过设立善行义举榜,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挖掘身边的勤劳致富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群众树立致富信心,自力更生奔小康。
组织群众参加各级劳动技能培训,培养一批乡土人才、培育一批技术明白人、培训一批致富能人,使绝大多数脱贫人口都能掌握1至2门增收致富技能,解决在家门口就业难题。鼓励大家或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或发展产业,坚定脱贫志向,创造美好生活。
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在脱贫攻坚中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作用。要认真贯彻“七五”普法规划,推动法律“六进”活动,提高党员群众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解决部分群众中存在的法治意识淡薄、信访不信法等问题,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坚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内生动能。积极探索精神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将宣传先进典型与精神扶贫相结合,通过村民小组海选、行政村推选、乡镇评选,使“最美”评选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每一个人,激励大家自信自强,共同走向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