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用裕民,推动建设节约型机关
文/武云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实施“双碳”战略的背景下,更应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作风,努力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节用裕民,用党政机关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为全社会涵养崇清尚俭的风尚作出表率。
强化节约能源资源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能源资源国情教育,大力宣传我国能源资源的实际状况,唤醒机关工作人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意识,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舆论导向。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增强干部职工节约能源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引导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节约理念,深刻认识到节约不是做秀,要发自内心,形成一种理念、一种习惯;节约要以人为本,不能以降低工作环境的质量、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节约的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不是降低公共服务标准;节约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为维护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表率。要积极培育节俭机关文化,以节俭文化规范约束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从而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多措并举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要把节能节约理念和要求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贯彻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杜绝和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保护和用好有限的能源资源;积极鼓励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强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坚持统筹规划,分级协调推进,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扎扎实实推进节能工作。把握工作重点,瞄准能耗多、影响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抓好党政机关办公建筑节能、公务用车节能。选好试点和示范项目,创建一批节能型机关、节能型医院、节能型学校等。完善节约规划,强化低碳管理,将节约型机关建设纳入规划,提高思想认识,促进各单位长期坚持和实施低碳管理,提高节能效率。推行低碳办公,加强对办公大楼的节能改造,大力开展公务用车节能,严格新建项目规模控制及节能管理。挖掘低碳细节,加强日常节能管理,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鼓励低碳节能产品、技术应用。严格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按照《节能产品机关单位采购实施意见》《环境标志产品机关单位采购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机关单位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等认真落实低碳采购要求。鼓励低碳产品、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引进,率先使用并推广节能技术及设备。加强机关单位采购人员素质建设,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办公楼管理规定、接待工作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日常管理制度,推进节约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机关单位能耗统计体系,重点抓好建筑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以及公务用车节能。建立目标管理、节能考核奖惩制度,把低碳指标纳入节约型机关单位评价指标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健全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定期公布机关单位消费情况。加强办公经费预算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审查,做到违规必究、有错必改。加强法治建设,完善节约能源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能源资源节约使用和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大能源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