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小事 国之大者——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调研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4-07-04 09:2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国管局节能司“节青漫谈”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施行,要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以下简称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2022年5月,国管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指南(试行)》,推动北京、山西、山东、陕西及成渝5个地区和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中央广电总台、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移民局5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率先实施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 

  一年来,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成效如何?实施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如何改进提升?带着这些问题,国管局节能司“节青漫谈”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活动,制定调研方案和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实施地区和部门79家党政机关食堂,采集700多条数据,访谈近800名机关干部职工,收集到360余条意见建议,通过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总结工作成效,查摆问题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为全面推行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实施成效如何? 

  总体上看,各实施地区和部门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制度标准、开展监测评估、强化宣传引导,稳步推进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落地见效。 

  各实施地区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和专项工作机制等方式,提高各相关部门的协调议事能力,共同推进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形成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的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精神文明办、发展改革委、城市管理委等部门成立领导小组,专项推进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有的地区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探索践行“共建一套制度、共用一个方案、共定一个标准、共享一套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模式。 

  各省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印发本地区、本系统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成效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推动出台地方标准5项,推进5000余家机关食堂实施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覆盖度达94%。 

  各实施地区依法将反食品浪费纳入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和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内容,累计开展400多次跨部门联合检查,覆盖近2400家机关食堂,接近食堂总数的一半。有的地区将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推动纳入省委督查考核事项,纳入省纪委监委纠治“四风”专项整治内容,纳入对各市和省直部门绩效考核,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举措。 

  各省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推动各机关食堂在制餐、用餐等重点部位设置提醒标识,采取安装摄像头、设置志愿者等措施劝阻餐饮浪费行为,并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活动,举办专题培训,发布海报、视频等宣传材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420余次,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宣传覆盖度达94%。与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前相比,各实施地区和部门人均食品浪费量大幅下降,干部职工“光盘”意识显著提高。 

    

  存在哪些不足? 

  调研组对标中央要求和法律规定,逐条梳理实施地区和部门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落实情况,结合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干部、机关食堂负责人员、用餐干部职工等广大群众意见建议,总结出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存在以下不足。 

  顶层设计“一把尺子量到底”。全国机关食堂类型较多,既有经营方式上的差异,也有供餐方式上的不同,还有服务方式上的区别。调研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类型食堂在食品浪费程度上的确有“天然”好坏。经营方式上,较自营、委托经营食堂,半自营半委托经营的机关食堂人均食品浪费量显著较高。这种方式下,通常为单位负责食品采购,企业负责食品加工、供餐和服务。为提高干部职工满意度,企业往往在食品加工环节追求菜品品质、在服务环节不敢干预浪费行为、在成本控制上没有约束,导致反食品浪费管理脱节、食品浪费量居高。供餐方式上,较自助方式,采用自选方式的机关食堂人均食品浪费量显著较高。这是因为在自选方式下,餐盘所盛食品量由工作人员决定,而非用餐人员根据个人喜好、身体状况、天气条件等因素自行挑选,容易造成食品剩余浪费。服务方式上,较独立供餐方式,采取集中供餐方式的机关食堂人均食品浪费量显著较高。有研究表明,用餐人员熟识度是影响食品浪费的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在熟人面前因为有所顾忌,发生食品浪费行为的概率相对较低。在机关集中办公区,一般多家机关干部职工在一个或者多个食堂共同用餐,人员间不熟悉,发生食品浪费行为的概率增大。当然,由于集中用餐,机关食堂餐前统计用餐人数有难度、不准确,也易发生因备餐过量而导致食品浪费。调研反映出,各省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政策层面存在精细化、差异化不够的问题,分级分类推进、地方标准细化等方面有所不足,尤其是对半自营半委托经营、自选、集中供餐方式的机关食堂关注不够,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存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 

  制度实施“重评估轻通报”。“先评估后通报”是现行制度的要求,通报的目的既是对评估结果的广而告之,也是对优奖劣罚机制的有效应用,因此,评估与通报应当并重。但调研发现,在实施成效评估后,进行通报的单位不到1/10,让评估结果束之高阁,失去了应有的奖惩作用。座谈交流中,大家较一致认为,通报是减少食品浪费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适度曝光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效果显著,但真正执行时,有单位负责人表示“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实在抹不开面子!为一点剩饭得罪人得不偿失。”也有单位食堂负责人说,“这是单位上需要统筹安排的事,食堂没有权力、没有能力去曝光餐饮浪费行为”。还有的干部职工说,“剩菜剩饭是不好,应该批评教育,但是要曝光,感觉有点过了”。不难发现,通报落地已成为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实施的难点之一。 

  宣传引导“入眼入耳易、入脑入心难”。宣传教育是引导干部职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重要手段,也是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的重要内容。39%的问卷受访者认为宣传教育是减少食品浪费最有效的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宣传培训”“开展宣传活动”等建议提及次数最多。但调研数据反映,干部职工反食品浪费知识知晓率却不高,有的地区仅为50%。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宣传内容上较为抽象、空泛,讲大道理多、教小窍门少,难以引起干部职工的关注和兴趣;另一方面在宣传形式上更多停留在口号式呼吁、运动式宣传,氛围感不强、节约文化不浓,干部职工感受不到反食品浪费的紧迫性和压力感。此外,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制度实施一年来,力度和持久度还不够,需要更长一段时间进行深化巩固。 

    

  如何改进提升? 

  调研组以问题为导向,逐条逐项研究思考,提出了完善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的措施建议。 

  实施分类管理。针对半自营半委托经营方式的机关食堂,夯实机关主体责任,做好采购、储存、加工、消费、餐厨垃圾处理等全链条管理,既加强食品采购需求管理,根据用餐人数、食品储存条件和场所环境,合理采购食品数量,又通过实行目标管理、规范服务流程等方式,督促受委托经营企业在加工、供餐服务、餐厨垃圾处理等环节落实反食品浪费要求。针对自选方式机关食堂,有条件的可改进供餐方式,优先采用自助形式供餐,还可通过提供不同规格餐具、引入精准称量装置等措施,进一步发挥自助供餐方式在反食品浪费上的优势;即便采取自选供餐方式,应当面向用餐人员提供小份、半份主食和菜品服务,更大力度做好反食品浪费提醒。针对集中供餐方式的机关食堂,依托信息化、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利用预订点餐、建模估算等方式,落实用餐人数餐前统计机制,做好合理配餐、制餐,减少因用餐人数变动带来的浪费;采用适当方式曝光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的行为,加强与人员所在单位联动处理,从末端倒逼干部职工不敢浪费,降低人员因不熟识带来的影响。 

  优化通报机制。调整通报实施主体,参照《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指南》国家标准,进一步划清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机关、机关食堂的工作职责边界:明确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机关承担实施通报职责,充分运用评估结果,合理选择通报方式,做到评估和通报两手抓、两促进;明确机关食堂不再承担通报等行政管理职责,主要负责落实反食品浪费具体措施,减轻食堂管理压力和负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工作会议、专题培训等为契机,加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机关有关负责人员对反食品浪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深入了解实施通报机制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要求。同时,鼓励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实施评估和通报,化解因“人情”造成的工作障碍。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公布评估等级为优秀的机关食堂名单,通报表扬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及个人,深挖典型经验做法、加强宣传示范引导,带动更多食堂在反食品浪费上争先学优;以反面警示为辅,鼓励采取先匿名后实名方式公示曝光,减少实施通报批评的阻力和难度。 

  增强宣传实效。强化党建示范引领,推动将厉行粮食节约、反对食品浪费作为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实落细,通过组织主题教育、集中学习、党日活动等,逐步增强干部职工节粮爱粮意识,突出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丰富宣传方式载体,持续做好日常宣传,办好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活动,多采用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模式,比如制作动画、小游戏等方式,组织“光盘打卡”、碳普惠、“小妙招”征集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学习贯彻的趣味性和愉悦度,提高反食品浪费知识宣传普及的有效性和参与度。开展宣传志愿服务,借鉴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典型经验,组建反食品浪费宣传志愿服务队伍,号召更多党员干部、青年同志、供餐服务人员成为反食品浪费志愿者,在干部职工取餐用餐时做好食品节约提醒,在餐盘回收处开展食品浪费监督检查,在举办宣传活动时积极讲解和引导,发挥好志愿者在反食品浪费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