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务力 打造“驻京小窗口”
文/毛瑞福
“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见实效,北办抓落实。”近年来,浙江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大局,按照“浙江所需,北办所能”要求,明确“保障保证、维权维稳、互联互通”三大主责主业和聚焦提升服务力、打造“驻京小窗口”的主题主线,全面实施“之江先锋使者工程”“首都创新支点工程”,充分发挥身处首都高端资源要素集聚优势,高站位谋划、超常规施策、高品质推进“两站一厅”“京浙智汇”和京浙人才协同发展中心三大高能级平台,做好联络联谊、资源链接、赋能发展工作,千方百计把首都优质资源要素循环到浙江,努力做到中央的重要信息我“首知”,助力科学决策;中央的改革创新政策我“首试”,助力治理现代化;央企等好项目、院士等好团队我“首选”,助力高质量发展。通过驻京干部平时多跑腿,让基层同志少跑路,院士专家、央企民企更方便,更好汇聚人才和科技高地力量,打造新时代具有鲜明浙江辨识度的驻京新名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驻京贡献。
搭平台:建好要素循环“聚贤堂”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是人才和科创高地、信息和公共政策供给高地。资料显示,全国约一半的“两院”院士、1/3的“高被引”科学家、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聚集在北京,其中,浙江籍“两院”院士达120多人;50家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大部分央企、超过7000家专精特新企业也汇集在这里。北京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优势明显,创新成果丰硕且技术含量高,每年荣获国家级奖励和成果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1/3。
“一河通南北,两地一家亲。”浙江与北京地缘虽远,但人缘相亲,在京的浙商和乡贤有80多万人,两地深化经济社会合作和人才交流基础深厚。近年来,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才技术外溢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为浙江在京“双招双引”工作提供了新机遇。目前,浙江市县在京招引干部达500多名,但开展“双招双引”工作时遇到了信息不对称、层级不匹配、信任难建立等问题,存在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干部轮换信息断更等情况。
为深度开发北京高端要素与优质资源,架起京浙“互联互通”新桥梁,驻京办围绕浙江高质量发展对于创新和人才的需求,回应基层在京“双招双引”呼声,从2020年开始创新性建设全省驻京机构“两站一厅”,即央企联络服务站、院士联络服务站和之江会客厅,聚焦央企和院士两颗“创新皇冠上的明珠”,助力解决浙江扩大有效投资增量、产业链强链补链、卡脖子技术三大问题,赋能浙江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作为“前哨站”“联络站”,驻京办2022年整合、优化、提升相关综合职能,新成立合作促进处,承担浙江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络服务工作,实现职能的系统性重塑,更好地突出时代特征、驻京办特色。2023年以来,为充分发挥在京浙商和乡贤力量,围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驻京办又打造了智库型软平台——“京浙智汇”,成立浙江省新时代京浙人才协同发展中心,把全省驻京机构、各级商会、省内高校在京校友会、各级人才联谊会等资源汇聚一起,建好要素循环的“聚贤堂”。“两站一厅”“京浙智汇”和“京浙人才协同发展中心”三大平台聚焦新时代驻京工作使命任务,立足首都、紧密联系、相互协作,把北京科技人才资源丰富和浙江创新创业生态好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服务在京浙商和乡贤等资源要素开展体系化常态化交流合作,推动更多项目回投、资本回聚、人才回流,从驻京机构层面探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服务力。
强机制:下好驻京服务“一盘棋”
驻京办根据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塑造变革能力要求,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弄清新时代驻京工作的政治站位、职能定位和实践落位,把三大平台作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创新策源地的核心支点,紧紧围绕优质资源要素开发供给任务,重塑驻京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在力量统筹、工作支持、协同保障方面共同发力,以体系化联络、品牌化运作、主题式开展为特色,形成省办搭台、市县唱戏、前后方协作的全省一盘棋驻京服务新机制。
党建引领当好“服务员”。打响“之江先锋使者”党建品牌、之江先锋使者岗,做到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当好忠诚战士、平安卫士、共赢谋士。组建专班党支部,组建省市县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工作专班和临时党支部,以体系化的新模式巧妙化解原先松散型、各谋一域的短板,为双招双引、互联互通从“游击战”转向阵地战、持久战打下基础。不断提升队伍业务能力,坚持实战实训实用原则,组织开展专家辅导、实操交流等各类业务培训,提升与主责主业相匹配的能力水平,推动从走不进、走得少转变为走得进、走得多、走得好。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每周有安排、每月有跟踪汇总、季度有赛马会、年度有表彰,实现工作闭环。
系统推进建好“蓄水池”。三大平台主要提供信息、场地和活动组织服务,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按照品牌化打造、项目化推进、数字化管理的思路,建好在京供给分布图、省内需求图,形成滚雪球效应。“两站”智慧化平台迭代升级为3.0版,构建京津冀高端资源库、浙江营商环境承接库、招引项目协同主题库3大实时数据库,数字展厅服务、招商引才查询、高端资源要素配置、项目协同管理、实用工具5项多跨应用场景,推进县市创新发展所需一键直达,央企好项目、科研好成果一键对接。“京浙智汇”突出京浙互联、智汇赋能主题,创新实施“画好同心圆、建好桥头堡”政务联络工作提升行动,聚力提升新时代大服务体系化、现代化水平,谋划“京浙圆桌会·乡贤话发展”“走进浙江看变化”等系列活动,以活动联络乡贤、以乡贤链接资源,引导“贤智”“贤力”赋能浙江发展,努力打造浙江在京智库金名片。京浙人才协同发展中心重在以社会组织形式搭建服务浙江人才、教育、科技三位一体的新平台,服务全省各地各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整合首都高端创新资源与浙江产业生态、应用场景充分结合,建立各专业领域人才交流合作促进机制,吸引更多在京高校毕业生到浙江就业。
协同保障形成“大合唱”。建好情报信息网、招商引才网、乡贤联络网,着力探索信息联享、会议联开、活动联搞、事情联办机制。围绕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和各地强链补链需求,通过走出去专场交流,请进来精准对接,与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浙江大学等单位和各市县密切协作,构建前方招引与后方落地共推进的协作模式,形成省市联动、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协调配合的协作机制。目前,已与省商务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多次联合开展培训、组织活动;省科协牵头授予“浙江在京院士之家”牌,大力支持院士联络服务站开展“院士家乡行”等活动。
谋合作:打好招引工作组合拳
群山出材,巍成广厦。“双招双引”“互联互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密切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集聚效应,实现合作共赢。驻京办依托三大平台,发挥联动协调统筹“杠杆力量”,统筹更多力量,撬动更多资源,通过机制化不断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集智聚力、赋能助力,驻京干部服务中心大局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首都创新支点工程”的撬动效应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对平台建设给予批示肯定,并现场检查指导“两站”等平台建设。平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努力实现“在全省驻外机构中走前列作示范、在各省驻京机构中走前列作示范”。
作为“强磁场”,汇集优质资源。通过不断完善智慧化支撑体系,重点加强与院士团队、高端科研人才、青年创新创业群体等沟通联络,广泛搜集首都优质要素资源,努力做到高端前沿信息“首知”、高层改革政策“首试”、高精项目团队“首选”,助力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浙江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收录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10大类97家中央管理企业以及各级子公司的全国数据。收集1800多位“两院”院士信息,集成匹配浙江产业发展的产业链15条,京津冀地区链上企业158万家,归集浙江营商环境要素1.7万余条信息,科技成果项目7万余项,搭建起首都要素资源集聚的动态数据库,为全省在京招引对接提供了共享平台、拓宽了招引路径。
作为“强引擎”,招引高端项目。通过开展“走进去、请进来”系列活动,吸引中国中车、华润生命、中国建材等央企国企和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与浙江市县开展项目对接。台州市一盘棋统筹、一条龙服务、一体化推进,成功引进三峡集团投资近500亿元发展清洁能源项目。丽水市敏锐捕捉平台信息,吸引东旭集团投资110亿元建设高端光电半导体材料项目。湖州市引入高端制造业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义乌市顺利落户光伏组件生产项目,总投资113亿元。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落户嘉兴南湖,着力建设“研究院+测试场+示范基地”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高地,为国家战略科技产业赋能助力。2023年,全省驻京机构共签约项目273个,签约投资总额2774.5亿元,落地项目251个,实际到位资金528.5亿元。
作为“助推剂”,引进顶流专家。围绕省内对高端人才、前沿技术的需求,组织开展人才乡贤联谊和高校行引才等活动,推介高端人才、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提高人才招引的成效和活动影响力。比如,宁波市对接首都资源,引进全职院士和建立院士工作站,助力高质量发展。浙江籍中科院院士沈保根牵头在宁波成立磁性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其稀土永磁生产基地生产量占到全国的40%以上,对我国工业发展、国防建设都有重大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周远带领团队在温岭建立院士工作站,创建国家数控创新工程研究中心,聚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当地数控机床产业向高端迈进。2023年,全省驻京机构共引进人才46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