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是怎样提高高校招标采购质效的?
文/彭永供
如何调整自我加压收紧的采购制度?怎样加强采购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提升采购管理信息化程度?南昌大学招标采购中心直面高校采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规范、高效、优质、廉洁的工作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以创新求突破,紧抓采购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创新采购制度,完善采购流程,提高采购质效,严防采购风险,为南昌大学建设江西底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破局,创新规章制度体系
采购工作具有政策专业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2021年之前,南昌大学招标采购中心按照强化内控、兼顾效率的原则,采用自我加压收紧式的理念进行制度构建,自行降低学校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对本可不适用政府采购法的项目执行政府采购,采购效率有所降低。
为改变内控优先的惯性思维,中心于2021年聚焦制度建设关键的内控效率关系开展了大讨论,坚持用辩证思维认识两者关系,形成了合法、合需、合理的制度设计指导思想,即在合法的前提下用好用足上位法、在合法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保证价格合理。同时,明确了“大额讲规范、中额倡高效、小额讲便捷”的制度设计原则,为创新规章制度体系统一了思想。
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制度建设原则,中心围绕采购工作全链条环节构建了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上破除制约提高采购效率的制度藩篱。2021年,修订出台了《南昌大学采购管理办法》《南昌大学自主采购实施细则》等6项规章制度。新制度具有以下亮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将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上升为制度,确保工作有据可依。二是界定了采购单位和各职能部门在采购工作中的主体责任,避免因责任边界不清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三是首次在学校创新了自主采购组织形式和比价、比选、商谈、定向采购、单一来源等自主采购方式,对未纳入江西省年度集中采购目录且未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项目实行自主采购。2022年至2023年,为贯彻落实财政部、省财政厅预算一体化要求,中心结合高校采购项目经费来源多样、品目众多、时效性强等特点,采用批量立项和临时立项相结合的方式,出台《南昌大学采购项目立项管理办法》等5项规章制度,首次建立了采购预算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了制度“0-1”的突破,促进了二级单位增强采购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解决了一直困扰提高采购效率的批量立项难题。
多措并举,提高招标采购质效
针对采购需求、采购文件等文本内容各异、格式多样带来的审查难度增加、工作效率降低等痛点,中心制定了自主采购文件范本、采购需求范本、采购实施计划范本、分类合同范本,建立了综合评分法的评审标准。这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还提高了审查效率,降低了文件中潜藏的各类风险。比如,鉴于以往综合评分法采用百分值以及评审标准可能存在倾向性带来的评审结果畸高畸低问题,中心编制了统一的评审标准,明确评审标准的设置要求和禁止性行为,将总分值由百分制改为60分制,将货物类项目价格分值占比由30%至60%提高到40%至60%、服务类项目价格分值占比由10%至30%提高到20%至30%,压缩了评审标准倾向性设置的空间,降低中标成交价格。
由于中心的采购管理系统功能不全、数据互成孤岛、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在事务性工作之中,工作效率低下。针对此现象,2023年,中心借助学校建设“数字南大”契机,重构招标采购一体化管理系统,着力打造实现预算管理、论证管理、执行管理、验收管理、支付管理、专家管理、评标管理、供应商管理、监督管理等工作全链条管理功能于一身的全流程数字化采购平台,为教职工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助推管理效能提升。新系统将打通财务、资产、人事系统的关键数据链条,消除数据孤岛,实现采购全过程留痕监管,提升管理工作效率,技防拆分围标串标风险。
扎紧篱笆,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为更好地扎紧篱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南昌大学招标采购中心勇担两个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采购工作的全链条管理,从采购前端的需求调查、预算编制、需求编制、需求论证、项目拆分,采购中端的项目分派、采购文件编制、投标信息管理、项目评审,采购后端的合同签订、履约验收等方面,精细梳理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隐患,形成了15项廉政风险点清单。
如何对症下药?中心结合工作实际,设护栏、明边界,从制防、人防、技防3个方面发力。在制防上,重构新规下的内控制度,出台业务操作标准化、采购文件交叉审查、质疑投诉受理和采购办理人分设、业务管理定期轮换、供应商失信管理等一系列新举措,确保内控效率在新规下的制衡。在人防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政策宣讲活动,签订廉政自律责任状,加强警示教育,坚持关键节点廉洁提醒,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比如:针对师生因不了解采购政策导致对采购工作的不理解和抵触,甚至因底线不清带来廉政风险隐患等问题,中心全面梳理了采购政策,组织了首次全校范围采购政策宣讲,多次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让师生更好地掌握采购政策,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技防上,针对排查出的项目分拆、围标串标等风险点,借助技术植入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设置提醒和统计分析,实行自动预警提示。
“三防”立体式风险防控体系在工作上营造了不敢腐的环境氛围,在制度上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在思想上树牢不想腐的廉洁意识,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减少了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了学校财产安全。
强化作风,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锤炼过硬作风、提升能力本领,是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2021年以来,中心着力从制度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上发力,狠抓工作作风和能力提升。在制度建设上,针对中心和代理机构分别出台了《中心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和《代理机构管理办法》,实行责任清单化,注重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坚持奖励和惩罚并重,激励中心人员、代理机构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作风建设上,坚持为师生服务宗旨,注重强化服务意识,树牢“不为不能找理由,只为可能想办法”的服务理念,解决服务观念不强问题;注重从严管理,比工作、比效率、比业绩、比成效,推动形成转作风的强大合力,解决“庸、懒、散”问题。在能力建设上,在开展专业培训、业务研讨等常规动作基础上,坚持以上率下,推行以讲促学,倒逼中心人员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
两年多来,在作风、能力提升的双重保障下,中心形成了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良好工作局面,除圆满完成各项常规采购任务外,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还完成了南昌大学百年校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贷款设备等大庆大赛大事的专项采购任务,解决了师生急难愁盼的采购难题,工作作风持续向上向好,人员工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