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惠警凝聚强边固防卫生健康力量——国家移民管理局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2024年“送医送药下基层”活动纪实
文/黄侃 陈榕虎
国无防不立,边无防不宁。国家移民管理机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门边境稳定的重要执法力量,广大戍守边关的移民管理警察长年驻守在雪域高原、戈壁荒漠、深山密林等艰苦边远地区,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建功边疆,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突出贡献。公安部副部长、国家移民管理局局长许甘露同志始终将戍边民警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决策出台一系列惠警措施,大力改善艰苦边远地区民警工作生活健康保障条件。国家移民管理局党组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治藏方略,连续4年联合开展“送医送药下基层”活动,累计为9个沿边省份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600余个基层所(站、队)戍边民警职工、家属及驻地群众送健康送温暖,成为帮助戍边民警职工筛查防治高原病、职业病、地方病的有效手段。
这是一次跋涉万里的边关巡诊,更是一次大医精诚的卫健守护。从雪域高原天上阿里到林海雪原秀美延边,从彩云之南秘境临沧到大美新疆璀璨伊犁,由国家移民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成的“送医送药下基层”医疗队,第4次带着两局党组的关心关怀,“医”路奔向极边之地、极高之巅,用健康与温暖守护戍边卫士,在万里边关凝聚起了强边固防卫生健康力量!
在坚决贯彻“治国必治边”战略思想上对标最高站位
边疆稳,家国安。“党中央高度重视边疆建设,十分关心关爱移民管理队伍,各级必须用情用心用力做好戍边民警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作为中医国家队,要充分彰显使命担当和职能作用,发挥中医医技特色优势,尽最大可能为戍边民警纾难解困”,在2024年“送医送药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李俊杰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共同发出动员令,号召充分调动优势资源,把党中央、局党组的关心关怀送到基层一线民警职工的心坎上。
服务边疆稳定大局是第一要义。边疆是国家的重要屏障,边疆安全稳定是国家兴盛发展的重要基石。此次“送医送药下基层”活动,在去年高原、西北、西南3个巡诊方向的基础上,增加西北方向,覆盖内蒙古、吉林、云南、西藏、新疆5个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200余个基层所(站、队),惠及民警职工及驻地干群1万余人次,有力服务了新时代强边固防工作,及时回应了广大戍边民警的身心关切,满足了极边之地民警职工与驻地干群的卫生健康需求。
服务移民管理主业是第一使命。聚焦提升移民管理机构新质战斗力,树立“保健康就是保战力”理念,坚持以巡诊活动带动提升卫生健康保障工作质效整体提升。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从浙江省中医院、上海市中医院、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医院等6家单位抽选54名专家,组成4支医疗队分赴边境一线开展健康巡诊、卫生送教活动,同时,组织实地调研民警职工高原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等情况,征求新型卫生装具配备、医疗保障渠道建立、卫生力量培养等方面意见建议,想方设法改善艰苦边远地区民警职工卫生健康保障条件,让广大戍边民警更专注投身管边控边职责任务。
服务戍边民警职工是第一责任。“边疆的战友最苦,一线的战友最累。”坚持民警有所需、巡诊有所应,提前摸排了解基层一线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巡诊总体安排、责任分工、时间步骤,精心编制《巡诊工作方案》《巡诊手册》,明确33项巡诊事项清单,形成巡诊闭环工作机制。坚持以巡诊促培训,将基层在岗的卫生技术人员和刚完成培训的兼职卫生员一并纳入巡诊工作团队。全面梳理分析戍边民警近3年体检报告和巡诊数据,有针对性地抽选10余个重点学科专家,加强高原病、职业病、地方病靶向治疗,提升巡诊服务的精准性。
在贯彻落实从优待警政策上紧盯最急需求
情系边关冷暖,心怀家国安危。在生命的前沿,医疗队员忘我工作、不舍昼夜,以精湛的医术,铸就健康丰碑,传递希望之光。此次巡诊期间,累计开具处方2528张,实施特色治疗4945人次,提供健康咨询2828人次,心理辅导1611人次,超声检查412人次,调配医药颗粒制剂2万余剂,发放药品1.6万余盒(瓶)。
奔赴高原展示医德医风。针对高原地区地域特点,此次巡诊活动在高原方向专门开设高原缺氧环境下康复运动主题讲座,帮助戍边民警减少执勤损伤,加强日常运动康复训练。其间,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医院樊亚巍医师克服高原反应,边输液边诊疗,展示了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深入西北延伸服务链条。针对西北方向地方性感染病、代谢性疾病多发特点,加强职业病、地方病专项筛查预警,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预防培训、健康指导和疾病诊治,不断延伸服务链条。
情系东北温暖一线民警。针对日间执勤任务重的单位,在东北方向主动开设10余场次夜间巡诊专场,以医者仁心温暖一线民警职工。“为边境一线移民管理警察服务,机会难得、意义非凡,我们的专业能对民警们的健康有所帮助,苦点累点也值得。”长春中医药大学肺病科刘格戈医师在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开展巡诊工作时,克服超负荷工作带来的眩晕、呕吐等不适症状,坚持随队出诊到最后。
挺进西南提高问诊效率。此次巡诊活动西南方向主要针对云南边检总站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坚持“医生多跑腿、民警少跑路”,以片区辐射点位、临时增设点位、热线远程服务等方式,最大程度提高问诊效率,戍边民警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大医精诚、以技载道。这是全体巡诊医师“医”路惠警的缩影。巡诊全程历时15天,跋涉1.3万余公里,每天工作近13个小时,尽可能将驻地依托少、医疗资源匮乏的戍边一线单位纳入巡诊范围,为戍边民警提供了“医、药、针、心理”相融合、一体化诊疗服务,满足了民警多地域多气候条件下的健康需求,在海拔最高的西藏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最前哨的新疆铁列克提大桥边境检查站、“风口第一哨”阿拉山口边检站等祖国边疆,留下了他们的最美身影。
在坚定践行人民至上初心使命上彰显最强担当
“总书记的回信深深感动着我们,也深深激励着我们!”在云南临沧市班洪回信广场红色教育基地,曾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班洪村胡德学老支书深情讲述着写信给总书记的历程,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阿佤人民实现“千年跨越”的伟大成就,医疗队员在“感动和被感动、尊敬和被尊敬”中激发着巡诊热情。
在“医”路惠警实践中筑牢党建阵地。在西藏阿里邀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夏洁为医疗队讲授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在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海沟警务室与移民管理警察共同重温入党誓词,策划开展“共走边关路”“党建引领送健康、巡诊惠警践初心”“国门下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党日,累计联合驻地解放军、党校、公安、财政、消防救援等单位开展共建活动7次,在“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实践中坚守初心使命。
在“医”路惠警实践中厚植为民情怀。紧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医疗队将沿线辖区孤寡老人、低保户、军属等重点帮扶对象一并纳入巡诊范围,主动上门为“一家三代40年卫国戍边”的护边员阿迪雅家人、延边自治州奶头山村朝鲜族高龄孤寡退役军属等提供诊疗服务,累计为新疆地区哈浩秀村、莫都停浩图呼尔村、森德加甫村、查干苏木村、云南地区勐阿口岸驻地傣族群众、内蒙古和西藏地区牧民等开设义诊10余场次、惠及300余人次,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根基更加筑牢。临沧市沧源县委班子对巡诊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件“稳边固防的大实事”。
在“医”路惠警实践中铸造警医合作典范。此次巡诊活动坚持传统与科技相结合,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医院积极推广试用“民警健康管理平台”,常态化安排58名专家线上问诊,中国中医科学院向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捐赠2台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治疗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带巡诊设备,同时为普洱边境管理支队捐赠一台便携式移动式心电图检测仪,并计划为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提供一批安神补脑制剂;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与浙江省中医院、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别签订警地医疗合作协议,为戍边民警职工及家属开通异地就医“绿色通道”,移民管理机构艰苦边远地区医疗卫生健康保障体系正逐步健全。
凯歌而行,不以海山为远。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携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战略思想和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广大戍边民警和驻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需求,持续加大健康巡诊、疾病防治、卫生宣教、科研攻关等合作力度,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共同实现更多活动成果、研究成果、技术成果和制度成果,推动国家移民管理和中医药事业互促互进、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