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守正创新 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5-02-05 15:43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文/李国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与落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紧密结合,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高点谋划、高位推动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夯实资产管理基础,积极提升统筹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引领,突出一个“实”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深化机关事务改革指明了方向。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紧紧围绕机关事务“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这一核心,瞄准体制机制障碍、难点堵点问题,将深化改革作为工作主线,工作重点向改革聚焦,工作力量向改革聚合,各类资源向改革聚集,以扎实的举措推动机关事务改革取得实效。 

  调整优化体制机制。今年1月,省委研究通过调整优化省级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省委工作机关,并在职能上予以进一步优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机关事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管理局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聚焦集中统一管理,拟定了“1+N”总体方案,即省级机关事务职责分工意见和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省级干部服务保障等多个配套方案,进一步拓展细化了在省级机关事务管理方面的具体职责。在此基础上,会同省内6家机关事务研究机构,对市县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行重点课题研究,力求同步取得突破。 

  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因住房政策变化,致使省直机关统建住宅小区干部职工购房发证问题十余年得不到解决,涉及104个部门购房职工的切身利益。管理局抓住深化改革契机,坚持有解思维,主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积极推动将“办证问题”纳入全省房屋确权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山东省和济南市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创新预约办、上门办、帮代办、绿色通道办等“十办”举措,集中半年时间彻底解决了1813户购房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房产证从“不能办”到“办得成”的重大突破,完成了“能办尽办、愿办尽办”目标任务,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和省直部门高度赞扬。 

  改进协商决策落实方式。为加强工作统筹和重大事项协同,省委建立了省几大班子机关事务秘书长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多次提请研究部署重大事项,优化了协商和决策程序,加快了工作落实。以改革的手段保障改革,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实行“一事一清单”,推进改革逐项落地。增加对省直机关服务保障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参与省属接待服务宾馆绩效考核职责,强化了工作抓手。 

    

  坚持资产为基,突出一个“统”字 

  对于机关事务部门来说,无论是践行“一个牢记”使命,还是实现“两个更好服务”目标,归根到底都要依托资产、聚焦资产,努力做好资产管理这篇“大文章”。 

  推进办公用房全口径、全覆盖、全过程统一管理。紧紧抓住办公用房这一机关最大规模资产,持续在集中统一管理上发力。制定省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配套制度13项,巩固“六统一”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管理范围涵盖全部96家省直部门及所属92家行政单位、460家事业单位;管理类型扩展为办公用房、技术业务用房和其他公有房产,总建筑面积969.7万平方米、土地面积6890.1万平方米;管理环节覆盖了规划、权属、配置、使用监管、维修、处置、物业规范等全过程。推进统一归口管理房产的规划建设,完成4个工程项目规划立项;破解统一权属登记难题,创新房产使用权证制度,土地和房产权属登记率达到90%以上;全面建立统一调配维修机制,3年来完成60余家单位、约7.5万平方米办公用房统一调配,审核维修改造项目55个,审减资金1.56亿元。 

  建立公务用车统管模式。由于省直机关办公地点分散,长期以来公务出行由部门自行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和部门意见,管理局积极改革原有模式,制定《省级党政机关集中统管公务用车调度使用管理办法》,设置4个驻守保障点,分两批收交公务用车218辆,集中管理、统筹调度,为50余家省直单位提供用车服务,每年可节约财政资金1300万元以上,既解决了部门用车需求不均衡问题,又从机制上防范了违规用车,杜绝了跑冒滴漏。同时,省直机关新配置公务用车,除特殊工作要求外,一律采购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夯实了节能降耗基础。 

  建设公物仓整合盘活闲置资产。把公物仓建设作为盘活用好机关存量资产的重要抓手,以全国首批公物仓建设试点为指引,坚持“虚拟仓+实体仓”双轮驱动,创新存量资产调剂、周转、共享、租赁等多种方式,推动管理范围全覆盖、资产流转高效率、流程运行标准化、上下联通“一张网”,实现闲置资产循环利用。全省各级机关事务部门已建成公物仓35家。济宁市机关事务中心探索出“4+8+N”项应用功能,形成了“1+4+N”市县部门联动格局,打造了“俭则约”公物仓品牌。今年7月,国管局在济宁市召开各省(区、市)公物仓建设管理现场会,对全省公物仓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建立废旧商品回收平台和“及时收”小程序,对废旧电器产品、废旧办公家具等实施统一回收,推进废旧资产集中处置。 

    

  坚持服务为要,突出一个“精”字 

  服务是机关事务工作的本质属性,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服务为核心,全力打造“山东事管家”服务品牌,构建“精细管理、精准保障、精诚服务、精简节约”理念,培树快、稳、严、准、细、实作风,推动服务全面升级。 

  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到精细高效。树立“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到哪里,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的自觉意识,抓牢抓实重要保障服务任务落实。在今年全省机构改革中,对省级新组建和人员增编单位办公用房、公务用车需求,超前谋划、科学统筹,从压减本局办公用房做起,带动统一调配,顺利实现“房等人”“人到车到”目标,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改革保障任务。完成152支省派“四进”工作队服务保障,统一标准、统一经费、统一服务,年均节约资金6000余万元。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到精俭示范。充分发挥公共机构节能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其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四减四增”行动等省委省政府重点任务,纳入对省直机关和各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2023年全省公共机构能耗总量、用水总量分别低于国管局下达的控制目标4.2、3.6个百分点,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与2020年相比,分别下降4.8、4.3、3.7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十四五”阶段性目标任务。大力推广节能改造市场机制,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351个,引入社会资金19.8亿元,为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机关事务力量。公共机构带头节能、节水、节粮、节材,全省8001个单位建成节约型机关;改革自助餐供餐方式、探索“公务餐”新模式,率先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组织开展碳普惠试点、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宣讲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服务党政机关有序运转,做到精诚贴心。坚持“上门问需”,主动听取服务对象需求,全心全意做好保障服务。出台《省级机关办公楼(区)物业服务与管理规范》《党政机关食堂运行规范》,制定省级干部服务保障、集中办公区后勤服务管理等制度,充分发挥资源统筹和服务兜底作用。强化用户思维,积极拓展分散办公区物业统管,为4个办公区1500余名干部职工提供“管家式”贴心服务。 

    

  坚持“三化”支撑,突出一个“稳”字 

  把机关事务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作为深化改革,推进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久久为功,狠抓落实。 

  以法治化建设为基点,强化精准制度供给。坚持法治思维,全面提升机关事务法治保障能力。出台省级党内法规4部、省政府规章2部;以承担全国机关事务法治化创新试点为契机,将《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项目;制定重点业务领域配套政策制度文件37件。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外聘法律顾问和局公职律师、内部法律顾问为主体的合法性审查队伍。编制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149项,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和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 

  以标准化建设为要点,强化运行流程规范。出台《山东省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指南》,成立省机关事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地方标准省级25项、市级39项,参编国家标准4项,形成涵盖基础通用、事务管理、保障服务、内部支撑4大类和主干业务、机关党建、内部运行管理等11个板块的标准体系。建立青岛、潍坊、济宁、德州标准化实训基地,创新现场教学、场景推演、案例分析、实操体验、角色互动等培训形式,强化标准应用。 

  以信息化建设为支点,强化全省“一张网”。把数智化转型升级作为提升管理保障效能的重要引擎,坚持“建、管、用”一体推进,持续推动审批服务线上办、后勤服务掌上办,构建以智脑为牵引,以云平台为支撑,以“全省一张网”为方向,智慧管理、智慧办公、智慧后勤、智慧社区、智慧运行协同发力的机关事务数字化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全力组织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办公用房管理平台方向)示范单位建设,优化升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能耗监测等业务系统,不断完善主干业务“全省一张网”;着力打造“山东事管家”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公务用车、物业管理、餐饮服务、垃圾分类、故障报修等服务事项掌上办理;加快机关事务驾驶舱优化升级,推动后勤保障更智能、更高效,以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