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融合”提效能——娄底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探索构建多维监管资产管理体系
文/湖南省娄底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2025年4月,湖南省娄底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实施《娄底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突出问题“负面清单”》,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从全周期管控到多维监管探索,娄底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持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探索,通过“三链融合”提升资产管理效能,在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中开创机关事务工作新局面。
构建全周期闭环“管理链”。聚焦资产“入口—使用—出口”全链条管理,创新资产配置预算联审、公物仓共享机制,形成“无预算不购置—无闲置不循环—无审批不流失”闭环链条。守好资产购置“入口关”。建立资产配置预算联审机制,将资产配置预算纳入财政零基预算管理,每年10月启动99家市直党政机关下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审核,2025年配置预算金额同比下降80%。未纳入配置预算的新增资产配置,实行财政部门与机关事务部门“双审双签”季度联合会审机制。抓实资产调剂“使用关”。坚持虚拟仓为主、实体仓为辅,构建“1+6+N”全域公物仓体系,即1个市级主仓+6个县级分中心+N个部门分仓,累计归集闲置资产3255件,形成共享资源池,通过调剂使用、跨部门共享、捐赠等路径盘活资产3097件,资产调剂使用率95.1%。建立临时机构、重点专项任务优先保障通道,对工作专班等临时机构实施100%资产保障。严把资产处置“出口关”。压实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明确资产处置须严格执行审批、审核、备案程序,大额资产处置须集体决策。组织市直党政机关、参公事业单位开展国有资产全面清查,清查闲置办公用房及土地13处,面积10.32万平方米。从严管控资产出租出借,细化资产报废、报损标准及分级审批权限,实行“单位申报—技术鉴定—价值评估—联合审核”全流程闭环管理。
打造立体协同“监管链”。聚焦国有资产管理突出问题,创新构建“全主体参与、全链条贯通、全周期覆盖”的系统集成监管体系,形成国有资产立体协同监管的新格局。建立“四纳入一闭环”立体协同监管机制。将市直党政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纳入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检查、财会监督、专项检查的重要内容,发布覆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全周期管理的20余项负面清单,重点监管国有资产账面管理、配置、出租出借、审批使用、内控制度执行等情况,形成监督合力。深化人大审议监督机制。聚焦预算决算、国有资产及政府债务管理,强化人大审查监督职能,以监督实效推动历史遗留问题整改销号。对标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审议意见,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数字赋能等9个方面精准施策、逐项整改,持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集约化水平。强化监督检查赋能。加强对出租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定期抽查核实,建立市直党政机关资产出租台账,指导市直单位公开拍租经营性资产37处,合同成交金额644.95万元;清缴历史欠租140.56万元,资产出租率、租金收缴率同比提升26%、34%。
激活闲置资产多元“盘活链”。建立“用、售、租、融”四位一体的资产盘活体系,闲置资产实行“一资一策”分类盘活。构建“数据+制度”双轮驱动模式,归集市直单位32宗闲置低效资产并建立动态数据库。破解闲置资产确权难题。定期组织召开权属登记、资产清查处置推进会,常态化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畅通绿色通道,建立闲置资产容缺办理机制,解决产权确权历史遗留问题。推动闲置资产价值兑现。有序组织闲置低效国有资产公开拍卖,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拍卖63宗国有资产,成交51个标的物,盘活闲置土地、房产价值2.8亿元。推行“资产+民生”融合模式。优先支持养老托育“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项目,将市、县闲置办公用房建成娄底市中医院门诊部、双峰县妇幼保健院等“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载体,为社区养老、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资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