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大家谈丨李国强:靶向发力 狠抓落实 推动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编者按:
新年伊始,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为全国机关事务系统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我们邀请部分省级、副省级地方机关事务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围绕贯彻落实全国会精神,聚焦机关事务工作职责使命,结合本地区资产管理法治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撰写了署名文章。现在国管局官网官微《机关事务大家谈》专栏陆续推出,供大家学习参考。
靶向发力 狠抓落实
推动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山东省委副秘书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李国强
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站位高远、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催人奋进。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一时间向省委汇报会议精神,召开局务会专题传达学习会议内容,结合山东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精准发力,全力作好资产管理这篇“大文章”,积极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高站位 增强资产管理的责任感使命感
山东省管理局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坚决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资产管理是机关事务部门使命所系。机关事务工作要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机关事务部门承担的政治责任,也是必须始终秉持的初心使命。要做到“两个更好服务”,处处都离不开资产,只有把加强资产管理作为谋划工作、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根本出发点、重要着力点,强化责任担当,夯实依法管理基础,才能真正不辱使命,实现机关事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资产管理是机关事务部门职责所在。去年底,山东省对省直部门开展核心职能履行情况评估,将公务用车管理、公务接待管理、办公用房管理、公有住房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列为我局核心职能。这5项职能,件件聚焦资产,凸显了资产管理在机关事务部门履职尽责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牢牢抓住这些职能,创造性地履行好这些职责,才能不断强基固本、发挥优势,更好地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资产管理是机关事务部门工作所依。服务是机关事务工作的重点,是机关事务部门的立身之本。要做好服务,必须紧紧依托、依靠资产这个物质基础作保障。强化资产管理,是做好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的迫切需要,只有牢牢把它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才能真正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统分结合 优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本质上是实物资产,需要从性质特点、功能作用、管理目标、方法手段等各方面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2024年山东省委决定调整优化省级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将山东省管理局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省委工作机关,增加省四大班子的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固定资产、公务接待、省级干部服务保障以及集中办公区的后勤服务管理等6方面职能。我们深入落实改革要求,积极构建统分结合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明确管理体制。《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和省管理局原“三定”规定赋予了“承担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关工作”职责。这次省级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到位后,在新修订的“三定”规定中,将进一步明确山东省管理局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地位,明晰与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夯实资产管理体制基础。
优化管理机制。结合资产管理性质特点和省级机关实际,确立了优化省级资产管理机制的原则,即“统分结合、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着重发挥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统”的功能,侧重权属、审批、标准、配置、处置、考核等程序的集中统管,四大班子办公厅机关保障中心分别负责本单位的具体服务事项,接受省管理局的指导和考核。今年1月份,首次组织对11家省直服务保障事业单位进行年度绩效考核,发挥了有效监督和工作指导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完善制度标准。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资产管理,对已出台的4部省级党内法规、2部省政府规章,根据需要适时提请作出相应修订;重点围绕省级机关公务用车集中统管、省级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管理、能源资源节约、服务标准等方面,出台一批制度政策文件;以牵头起草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范、机关空调系统配置要求等2项行业标准为契机,制定实物定额、物业服务、绿色食堂评价等一批地方标准,逐步构建“法规制度为主体,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相互支撑”的资产管理制度标准体系。
提升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省直机关国有资产数据应用中心职能作用,高标准打造“山东事管家”综合平台,搭建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财务管理、公共机构能耗监管、公务接待、建设工程、省直周转住房、后勤服务等业务系统,推进“统一门户”和主干业务、智慧服务、智能办公、大数据应用“四大板块”建设,实现资产管理类业务一体化集成,做到全省统揽、业务“智”管,数据共享、一图统观,使资产管理更智能、更高效。
借势借力 提升资产管理质效
资产管理涉及面广,是一项非常具体、细致的工作。作为资产管理主管部门,要善于借机借势借力,主动作为、科学施策,努力提升资产管理质效。
借立法之机,推动资产管理职责法定。山东省管理局进一步完善《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草案,列入了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2025年度立法计划,修订《山东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陆续出台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调度使用、房产维修等相关制度,积极为资产管理提供法治遵循和制度供给。
借政策之势,推动资产管理“迭代升级”。以济宁、德州两市列入国管局公物仓创新试点为抓手,带动全省各级政府公物仓建设,并积极探索将房地产、车辆等资产纳入公物仓管理范围。在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中,优化升级房地产管理系统,新增房产配置、维修、处置等业务线上流程,推动房产业务全程网办。以周转住房管理保障政策为依据,制定了“先存量调剂、后社会租赁”原则,强化了省级周转住房管理保障职能,盘活了存量住房资源。以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为指引,拓展了省级房产统管范围,实施了分散办公区公务用车集中统管。
借巡视审计之力,推动疑难问题解决。借巡视和审计整改之力,举一反三、点面结合,集中解决了五个方面14大项49个具体问题,推动了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公务用车产权管理、租赁房屋管理等方面多个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2025年,我们将以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深化改革为主线,扎实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机关事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