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大家谈丨陈 璇:坚持法治思维 健全制度机制
更好发挥资产对机关运行的重要保障作用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5-03-28 10:11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编者按:

  新年伊始,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为全国机关事务系统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我们邀请部分省级、副省级地方机关事务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围绕贯彻落实全国会精神,聚焦机关事务工作职责使命,结合本地区资产管理法治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撰写了署名文章。现在国管局官网官微《机关事务大家谈》专栏陆续推出,供大家学习参考。

 

坚持法治思维 健全制度机制

更好发挥资产对机关运行的重要保障作用

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陈 璇

 

  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对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作出了安排部署,为机关事务部门落实两个更好服务明晰了目标任务、规划了路径举措。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以推动《陕西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出台实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省级机关资产和运行保障集中统一管理 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抓手,树牢法治思维、深化建章立制,努力为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陕西经验。

 

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夯实资产管理基础

  机关事务各项工作都离不开资产,都要依托资产作为物质基础。

  聚焦“谁来管”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省级机关资产和运行保障集中统一管理 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省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为全省机关事务工作主管单位,负责省级党政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现了办公用房、土地房屋、公务用车全口径、全链条管理,新增了办公设备、家具等通用资产实物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了机关事务部门管资产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边界。

  聚焦“管什么”推动法治建设。抓住机关事务管理法治化创新试点机遇,把握好工作立法、管理立法、基础立法的定位,推动《陕西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立法,《条例》(草案)于2024年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列入2025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计划。在资产方面,《条例》规定了办公用房、机关用地、公务用车等管理事项,明确管理主体、重点流程,明晰资产管理和使用责任,以法规条文保障机关事务部门资产管理职能的贯彻力和执行力。

  聚焦“怎么管”健全制度体系。注重建章立制,推动建立范围完整、层级清晰、类型丰富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在办公用房方面,先后出台了陕西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省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办法(暂行)》、《省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租用管理办法(暂行)》等制度;在公务用车方面,出台了陕西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省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试行)》、《省级干部腾退公务用车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在办公设备、家具等通用资产方面,《陕西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草案)就公物仓建设、闲置资产调剂共享等作出规定。同时,围绕资产实物定额、信息化建设、经费管理等重点内容,以工作通知、地方标准等形式,刚柔并济加大政策供给,基本实现了制度建设全覆盖。

 

推进集中统一管理 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推进资产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对资源的集约化统筹调度,提高保障效能,降低行政成本。

  归口管理强统筹。在推进省级四大班子资产集中统一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实际,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探索形成三变三不变的管理机制。三变即变权属,统一登记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名下;变调配,由机关事务部门统筹调配存量房屋土地资源;变大中修审批,由一事一议、逐项审批调整为年度统筹、计划安排三不变即内部使用、安全管理、日常维修不变,使资产管得更规范、用得更自如,有效提升了资产管理效能和机关运转效率。

  权属登记明权责。按照国管局、自然资源部安排部署,深入推进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省级机关已完成83.1万平方米房屋土地权属登记工作。对权属来源不清、权籍资料缺失等历史遗留问题,争取纳入属地处遗范畴,分批分类推动权属登记,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有效解决资产理不清、统不起、调不动等问题。

  调度利旧降成本。建立公车保障延、调、租、购机制,通过合理延长旧车使用年限、跨部门调剂闲置车辆、租用解决临时用车、统筹编制购车计划等方式,顺位保障用车需求,节约运行经费;依托全省一张网信息化平台开发省级机关公务用车虚拟公物仓,已调剂使用13辆闲置公务用车,节约经费近300万元。会同财政部门建成办公设备、家具等通用资产线上公物仓,通过资产配置入口关到处置出口关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价值,降低机关运行成本。

 

充分挖潜盘活存量 提升资产保障效能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涉及面广、类型多样、情况复杂。我们及时掌握资产闲置、低效运转等使用情况,结合实际制定盘活方案,切实减少闲置浪费和过度配置,提高资产的效率和效益。

  摸清底数建台账。全面摸清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土地家底,分类建立办公用房、机关用地、闲置房屋、酒店宾馆、省属院校等5类资产台账,开展办公用房实地测绘,开发了房地产信息化系统,奠定了资产科学化调配、信息化建设、动态化监管、常态化巡检等规范管理的基础。

  盘活存量变增量。在摸清底数基础上,编制省级机关闲置房屋维修三年计划,2024年首年已盘活3万平方米,增加办公及技术业务用房2.45万平方米,减少租房1.05万平方米,节约租金848万元/年;对省级机关空置的18个院落、约400亩土地,纳入配售型保障房、银发经济等储备用地,使存量资产动起来、活起来。

  分类处置提效益。坚持用、租、售、转的处置方式,对不适宜机关办公且储备利用价值不高的闲置低效土地,配合做好属地政府收储、用途转换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会同省财政厅、省国资委加强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分类分步推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13家宾馆酒店划转省属国有企业统一经营,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持续在资产管理法治化保障、标准化供给、信息化赋能、平台化服务、融合化发展上用功用力,持续提升资产管理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资产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努力推动两个更好服务的目标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