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大家谈丨谢 民:坚持标准引领、数字赋能 为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保障
编者按:
新年伊始,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总结2024年工作情况,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为全国机关事务系统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我们邀请部分省级、副省级地方机关事务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围绕贯彻落实全国会精神,聚焦机关事务工作职责使命,结合本地区资产管理法治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撰写了署名文章。现在国管局官网官微《机关事务大家谈》专栏陆续推出,供大家学习参考。
坚持标准引领、数字赋能
为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
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保障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谢 民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精神,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聚焦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标准化引领、信息化赋能,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坚持将标准化、信息化作为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着力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归口管理、统筹配置、集约使用,为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标准引领 推动实现有标可依
一方面,构建标准体系,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四川省管理局自2017年将资产管理作为首批标准化建设试点方向以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资产管理效能发挥的突出问题,全方位梳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环节各流程,突出资产性能、数量指标,对照“1+8+N”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配套打造国有资产管理标准体系。截至2024年底,参与制定《公物仓建设管理工作指南标准》、《资产性能和数量标准》等国家标准4项,发布通用办公设备家具管理、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管理省级地方标准18项、市级地方标准3项,分类制定、动态调整资产管理履职内部标准40余项,发布办公用房安全管理等团体标准4项,初步实现资产管理有标准、有依据、有参考。
另一方面,着力标准实施,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紧抓标准实施这个“牛鼻子”,创新打造绵阳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设置资产配置、调剂、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落实应用场景和教学案例,利用会议、培训等方式,推动资产跨区域跨层级调剂、办公用房信息统计、公务用车社会化保障、公务出行异地派车结算等资产管理类标准的宣传解读,形成“两化融合”、履约监督等经验,探索资产管理标准实施路径,加快推进标准实践运用。同时,按照“体系再优化、质量再提升、应用再加强”的原则,结合标准实施情况,有序复审车辆管理、资产处置等3大类资产管理标准体系,以标准实施推动标准迭代升级。
聚焦改革创新 推动健全管理体系
突出示范引领。2024年,四川省管理局以推动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工作为牵引,着力优化完善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数据赋能、标准规范等功能。目前,平台已覆盖98家省直部门、1204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业务办件时间平均缩短30%。
创新区域联动。2020年,四川省管理局会同重庆市管理局签订了《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5年来,川渝两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资产标准制定贯彻、资产理论探索创新、资产共享监管等方面加强交流协作,以资产管理为基础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召开川渝地区机关事务标准实施专题培训班、研讨会,先后发布川渝地区资产管理区域性地方标准2项、团体标准7项,成立川南渝西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联盟,助力提升川渝机关运行保障资产管理水平。
深化理论研究。近年来,四川省管理局聚焦全口径、全周期、全类别标准体系,聚力整合资源力量,着力从建设现代资产管理体系等角度深入开展政策性、应用性研究,聚合四川大学机关事务研究中心、省四大班子研究机构、处室业务骨干等力量,总结省、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践经验,探究资产管理本质、内涵、机理和资产与服务的内在逻辑,深耕数据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公物仓管理方法路径,创新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模式,闲置资产盘活对策得到上级肯定,为标准创新探索方向、为业务工作提供指导。
突出数字赋能 推动标准智慧贯通
平台全域覆盖。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高质量谋划、高水平建设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建立的资产管理标准植入,明确定量标准,优化业务流程,配置职责权限,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2023年8月,四川省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已100%集成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资产配置、使用等6种状态、35项全口径信息资产卡片数达433万余张,初步实现资产管理全覆盖。
数据全面融通。优化国有资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物仓管理等领域数据贯通,实现与财政部门资产系统数据的底层代码对标和有效兼容互通,验证、核对、导入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础数据400余万条。同时,以资产系统数据为基准,持续加强资产数据汇聚融合,逐步实现房屋、土地、车辆、家具、设备等各类资产数据的底层贯通,增强统计的及时性、分析的精确性、反馈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数字化履职能力。
业务全程优化。依托标准化手段减少管理冗余,针对省直各部门使用需求,充分优化资产管理业务标准,完善在线帮助、超时预警、锚点数据查询、虚拟公物仓和批量审批等11项辅助功能,基本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业务的“全程网办”,办事效率有效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