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心迹|国管局挂职扶贫干部访谈录(七)
今天,我们选编了国管局第十批挂职扶贫干部的访谈录,一同回顾他们帮扶阜平脱贫攻坚的印记和心迹。
李宁卓,2003年4月到2005年5月在阜平县挂职扶贫,任县政府副县长,国管局第十批挂职扶贫干部。
主动请缨奔赴扶贫一线
我是一个“三门干部”,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从小到大,个人的生活半径基本上就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从1990年参加工作到2003年挂职扶贫,前十几年都在机关环境下工作,因此很希望能够到基层,去了解、认识和开展基层工作,拓展一下眼界。2003年,组织批准我去参加扶贫工作,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我们在阜平县开展了非常细致的调研工作,了解到了阜平的基本情况,那个时候阜平县的自然环境、人口、交通等条件都极为不利,限制了阜平县的发展。后来我们提出了一个词,叫“严重的先天不足”,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一直思考,应该怎么着手开展工作,并且在这其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起初,思路有些打不开,于是就带着这些问题去了省扶贫办。在一次省扶贫办的座谈会上,有人说,就是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可以在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立即把这个想法,向局里和省扶贫办分别做了汇报,局里和省扶贫办对此也高度认可。
在发展阜平教育方面,局里给了我们很多支持,为我们在基层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我当时在培训中心工作,于是先找回“娘家”,中心领导非常支持,当即给了我们15000元资金,购置了教学用品,送到了寿长寺小学,孩子们都很兴奋。这种兴奋让我们感到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内心很充实。后来,我们又和新闻出版总署、局幼儿园联系,为阜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系列帮助。我们还和中国农业大学联系,帮助阜平职教中心开展助学性劳务输出,这是咱们早期为帮助阜平职教中心所做的一些探索。
除了教育方面,在局里的资金支持下,我们在炭灰铺村修建了一座涉水桥,解决了当地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类似的工作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小学捐赠图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今年“七一”,李宝荣局长讲的党课中,有一大段关于局扶贫工作的介绍和描述,我听来深有感触。
今年2月阜平县正式摘帽脱贫,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同时也有些感慨,因为我知道个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是个人的收获却是无法估量的。两年的历程,让我在思想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比如原来我在机关工作时,觉得任何工作开展起来都是较为容易的,到了县里才发现,任何一个简单的事情都需要去努力分析才能解决好,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说,两年的扶贫工作让我从眼高手低逐步变为脚踏实地,对很多事情的认识更加深刻,干工作越来越从实际出发,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陈德颖,2003年4月至2005年5月在阜平县挂职扶贫,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国管局第十批挂职扶贫干部。
坚定在阜平努力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我从1991年来国管局参加工作,到2003年这12年都是在机关工作,接触的也都是事务性工作,从工作层面来讲,需要有基层锻炼的经历;从个人角度来说,自己也非常向往基层的工作,能够进一步丰富阅历、开阔眼界、充实本领。基于这么一个想法,我自愿申请参加挂职扶贫工作。能够从这么多的机关干部当中,被选拔出来进行挂职锻炼,我觉得也是领导对我们的一种信任和关爱,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在阜平努力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与当地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基层开展工作要依托当地干部,当时我们主要联系的部门是县政府办公室和县扶贫办,帮助我们开展具体工作的同志有县政府办主任刘杰、崔炳学,还有县扶贫办主任张永文和其他委办局的同志。当时局里给我们配了一辆老的捷达车,就靠这一部车,在大家的配合下,我们两个月走访了大部分的乡镇。通过调研,对阜平的环境条件逐渐熟悉,较快地进入了工作状态。
那时,我们经常到对口的省市部门对接工作,两年时间,我们和省市扶贫办及其他单位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工作关系,和当地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对于国管局的扶贫工作很认可、很支持。
与同批挂职扶贫干部李宁卓合影
一座涉水桥,架起连心桥
为了解决炭灰铺村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咱们局财务司大力协调,为我们提供了10万元资金,为当地修建了一座涉水桥。虽然花的钱不算多,但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百姓们的大难题。
涉水桥建成后,我们去看涉水桥的使用情况,当看到村民们骑着自行车,带着杂货顺顺当当地骑了过来,内心非常开心,觉得这事做得值了。村民特别感谢我们,想为我们立个碑,留个纪念。我们坚决反对,如果有多余的钱,应该用来再干点解决实际问题的事儿。